首页 >> 最新播报
毛主席警卫员蒋泽民(图)
2025-06-18 08:58:46
来源:百度
作者:学员晨曦讲历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40年延安,毛主席去食堂时,一个人拎着木棍朝毛主席后脑勺砸去,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警卫替毛主席挨下了这一棍,等到刺客被捕后,警卫员早已晕死过去。

    1940年9月的延安,秋阳正暖,街头巷尾飘着小米饭香,山沟沟里的青年食堂门前,聚着一群人热烈地等着,他们听说毛主席要来吃饭,这可不是件小事儿,也许别人只是看个热闹,可真正负责主席安全的人,心里却是绷得紧紧的,蒋泽民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警卫员不是头一回执行任务,也不是头一回陪在主席身边,但这天他心里总感觉不太对劲,说不上来哪里不妥,他年纪不大,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干将,早年参加抗联,在最艰难的时刻扛过枪、流过血,也受过苏联的专业训练,后来又负责过周恩来、胡志明等领导人的安全工作,经验丰富、反应敏捷,这种人,不会轻易紧张,也不会无的放矢。

    那天群众特别多,热情得很,有人从几十里外赶来,就为了看一眼毛主席,人挤人,喊声、笑声、掌声混成一片,场面既热闹又有点失控,蒋泽民站在人群边,眼睛却不停地扫着前方,他知道,这样的场合最容易出问题——声音嘈杂,视线不清,混在人群里的人若心怀不轨,很容易得手。

    果不其然,他的目光很快就停在了一个年轻人身上,那人看上去和旁人没什么两样,穿着土布衣裳,脸色苍白,还有点瘦,但眼神却不对,别人都在盯着主席看,这人却时不时转头瞄四周,像在等什么信号似的,更让人警觉的是,他的双手一直背在身后,行动僵硬,脚步却一点一点地往主席方向挪。

    蒋泽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悄悄地往主席靠近了一点,同时把手放在腰间的皮带上,这是他多年来形成的下意识动作,主席此时正在跟群众挥手,脚刚刚迈进食堂的大门,正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节骨眼上。

    突然,那名青年猛地冲了出来,手里竟然抡起了一根粗大的木棍,直奔主席的后脑勺砸去,这一下要是砸实了,后果不堪设想。

    蒋泽民来不及多想,身体凭着本能一跃而出,右臂横在主席背后,生生挡住了那一棍,木棍落下的那一瞬间,他只觉得一阵刺痛从手臂炸开,整条胳膊几乎瞬间麻木,他强忍着疼痛,左手一把抓住木棍,猛地一脚将袭击者踹倒,周围的卫士这才反应过来,冲上来将那人制服。

    主席安然无恙地进了食堂,周围群众直到这时才回过神来,原本的欢呼声变成了一片惊呼,蒋泽民脸色发白,冷汗直冒,右臂已经抬不起来了,可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站在原地,直到宴席结束后才悄悄退到后方医院治疗,他不想让主席担心,更不愿因为自己受伤影响到整体任务。

    这起刺杀事件在延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谁能想到,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群众面前,在食堂门前动手?这一棍虽然没成功,却暴露出一个问题:敌人已经渗透到延安的边缘,甚至可能就在群众中的某个角落。

    后来有人说,这事跟国民党顽固派脱不了干系,虽然那时候国共还挂着合作的名头,但私底下的较量早已暗流涌动,据说那名袭击者不是职业特工,而是外围分子,没有枪、没有炸药,只是一根木棍,但这恰恰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连外围分子都能知道主席的行程,并找到动手机会,那真正的特务呢?他们在哪儿?他们打算干什么?

    这事之后,延安的保卫工作立刻升级了,保卫部门连夜审讯那名刺客,很快顺藤摸瓜,挖出了几个隐藏极深的特务小组,他们藏着电台、密码本,甚至还有毒药,这些人混在普通人当中,一旦得手,不单是主席危险,就连整个延安的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胁。

    而就在这段风声鹤唳的日子里,蒋泽民躺在医院里养伤,医生说他右臂骨裂,需要休养好几个月,可他一心惦记的并不是自己的伤,而是主席是否平安,敌人是否彻底清除,他知道,自己挡下的不只是一棍子,更是一场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阴谋。

    毛主席后来亲自来看望了他,没有带随从,也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把一条毛毯轻轻盖在他身上,让他安心养伤,这一幕,蒋泽民记了一辈子。

    伤好之后,他没有再回到主席身边,而是调去训练新兵,有人问他后不后悔没能继续当主席的贴身卫士,他只是笑笑,说:“该干嘛就干嘛,”问多了,他就不说话了,可只要有人提起当年那一棍子,他的神情总会认真几分。

    中央后来授予他大校军衔,还颁了八一勋章,但在他心里,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那次任务完成得干净利索,主席没出事,延安保住了,他没给组织掉链子。

    他一直没把自己当什么英雄,他说:“那时候谁站在我那个位置,都会这么做,”这话听着简单,却是那个年代无数战士的真实写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耀眼光环,有的只是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关键时刻的本能反应。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有个毛泽东主义庄园——2025太康县安家大院调研记(组图)
·下一篇:无
·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与毛主席“零敲牛皮糖”战略的新发展
·红色头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4周年暨121次毛主席故事大讲堂在京举行(组图)
·长缨在手缚苍龙:直罗镇大捷与毛主席战争指导艺术的当代启示
·“以战略实效为纲”:毛主席作为军事战略第一人最主张的实效战略思维
·研究党史,不能不以研究毛主席为轴心!
·毛主席对“决不当李自成”的思考、实践及其启示(组图)
·长缨在手缚苍龙:直罗镇大捷与毛主席战争指导艺术的当代启示
·陈晋:毛主席为什么要号召全党“不怕鬼”?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漳州大捷的历史智慧和战争艺术启示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毛主席对西征之战的缜密指导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