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军史研究 |
争论二:如何客观评价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
2010-10-29 15:53:00 |
|
作者:徐焰 |
浏览次数: |
|
|
|
|
抗战期间中国丢失了大部分富庶地区,大后方民众更为困苦,国民党当局却搭上美英战车,腐化之风更急剧滋长。徐焰举例说,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内兄宋子文相继主管国家财政借机自肥,而孔祥熙、宋霭龄之女“孔二小姐”则以走私暴富,卖官鬻爵,连孙连仲升任上将军衔也要向她疏通。1942年美国批准了2.5亿美元对华贷款,马上有0.8亿美元转存到孔氏家族在美国的私人账号上。 徐焰认为,军民关系恶劣,又是影响国民党军抗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汤恩伯统辖下的河南,民谣有“水、旱、蝗、汤”祸害中原之谓。国民党军队为拦阻日军进攻掘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日军千余人却淹死百姓89万人。1944年日军以15万兵力进攻河南,汤恩伯部40万军队1月内全部崩溃。据当时第一战区《会战之检讨》中承认,汤部败退时“豫西民众到处截击军队”。国民党军在本土作战反而没有群众支援,根源何在?在于其政权是压迫人民的腐朽阶级的代表。如此不得人心的政权和军队,就是举着抗日旗帜也无力对日军进行大反攻。 1945年8月,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中国的抗战以日本投降宣告胜利。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了8年抗战,对此中国人民还是给予肯定的,然而这一点并不能抵消其腐败无能和反人民行径留下的积怨。徐焰说,由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接收”变为“劫收”,进一步横征暴敛,令民怨沸腾,结果刚享受胜利者荣耀的国民党政府只能是迅速崩溃。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讲话时也解释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看看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大后方的情况,便可知道这个“抛弃”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着政权兴亡。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