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文化
两个故事,见证脱贫攻坚中的“老山精神”(组图)
2023-05-10 14:55:04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符皓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麻栗坡脱贫攻坚总攻动员大会。(供图)

    他叫李运忠,2006年,26岁的他不慎踩上地雷,致使右小腿截肢致残,人生跌入低谷,一家人的生活也失去了依靠。

    他叫胡天祥,父母身患重病,行动不便,作为家中独子,2008年,14岁的他初中没读完就提前踏入社会,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的希望。

    面对不幸,他们比任何身体健康、家庭和美的人更有理由抱怨命运的不公。

    然而现实的境况是,李运忠身残志坚,不但靠做茶养活了全家人,还被选为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胡天祥也没有向命运低头,22岁时他依靠扶贫贷款,开始发展种养殖产业,后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李运忠和胡天祥的家,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这里曾是“老山精神”的发源地,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百分之29.42。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自然条件差、增收渠道窄、内生动力弱等诸多致贫因素,麻栗坡县坚持以“老山精神”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激发动力,打赢了脱贫攻坚的“老山战役”。

    今年5月,麻栗坡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082户74879人全部脱贫。

    “老山精神”对麻栗坡脱贫的激励有多大,从李运忠和胡天祥的故事里,兴许可以找到答案。

正在犁地的李运忠。(供图)

    “人不要怕困难”

    李运忠家住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坝子村长地小组,村子距离边境线600多米。

    不幸发生后,李运忠的心情一度低落到了极点。看着年迈的父母、瘦弱的妻子在田间地头艰辛劳作,自己帮不了忙,还需要他们照顾,绝望的他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好在有亲人的悉心陪护,让李运忠冷静了下来。“逃避非但不会为家人减轻负担,反倒会把他们带入更加绝望的境地。”他看清了现实。

    生活还得继续。在公益企业的帮助下,李运忠装上了假肢,开始了适应训练。皮肤摩擦起泡、溃烂、康复、再起泡……经过三年的反复磨合,直到截肢处的皮肤被磨起了老茧,假肢也终于与身体协调一致。

    干不了重体力活,但犁地、放牛等相对简单的农活,李运忠已能轻松应对。

    村子距离老山主峰直线距离只有2公里,老山战役中那些不畏艰险、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一直在村民中口耳相传。

    一次放牛时,李运忠与村里的老党员盘国亮相遇,闲谈中,老人聊起了老山过往的英雄事迹,并联系到彼此的生活境遇。

    “人不要怕困难,像我在寨子里干活动作最慢,但没有让家里的一寸土地荒着。”盘国亮老人的鼓励,让生性好强的李运忠心有所动。

    重体力活干不了,但他脑子转得快。在认真分析村里的发展条件后,李运忠瞄准村里种有600多亩茶叶的实际,于2014年开始做起了茶叶生意。

    第一年,通过采摘自家茶叶和收购村民茶叶鲜叶,李运忠炒制了1.2吨干茶。不过,步子迈得太大,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茶叶迟迟卖不出去。

    “坐等不是办法。”想到一年的辛苦将白费,李运忠坐不住了。思前想后,他决定主动上门推销。

    主意一定,他便将茶叶分成小包包装,带着去县里及州内的其他各县,只要见到茶叶店就进去推销。

    “老板,这是我自家种的原生态茶,请您品尝一下。”李运忠自卖自夸。

    有茶叶店主拒绝购买,李运忠也不灰心,转而邀请店主品尝自己的茶叶,求其给出建议。

    “炒糊了。”

    “杀青火候不够。”

    “必须买正规的炒茶锅。”

     ……

    一条条建议,李运忠都认真记下。功夫不负有心人,靠假肢支撑,他拜访了近百家茶叶店,终于分批将1.2吨茶叶全部卖完,收入3万多元。同时,也与许多茶叶店建立了联系。

    接下来的日子,李运忠对自家的茶叶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造。做出的茶叶,还随时寄样品给各家茶叶店,并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善茶叶品质,茶叶终于有了稳定的销路,最高可以卖到100元一公斤。在此基础上,他还通过网络平台,将茶卖到了东部沿海省份。

    靠着这股不屈不挠的韧劲,李运忠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5年,他光荣入党,并于2018年被村小组党支部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

    长地小组有48户182人,建档立卡户有16户57人。李运忠在负责收购贫困户茶叶的同时,还与其签订了保底价,尽可能降低茶叶市场波动对贫困户带来的影响。

    据统计,2019年,李运忠收购贫困户的茶叶鲜叶在10吨以上,全村贫困户也于2019年全部脱贫。

    “目前干茶产量每年有3吨,正在准备建设加工厂,将产能扩大到5吨以上。”谈起茶叶发展规划,今年已经40岁的李运忠脸上挂着笑容,对未来,他信心满满。

胡天祥在自己种植的生姜地里自拍。(供图)

    “光靠政府救济,一辈子都摘不了穷帽子”

    开挖机、修车、搞电焊、在冶炼厂务工……离开学校后,胡天祥的打工轨迹都在文山州内,父母身体不好,他不敢走太远。

    不过,勤奋工作,依然不能改变家庭现状。好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胡天祥一家被划为了建档立卡户,父母的医疗费有了保障,家里的危房经过改造也焕然一新。

    “看到别人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想归想,如何实现,胡天祥没有底。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麻栗坡县在村组成立了“老山精神”讲习所,挂钩干部、驻村扶贫队员和基层干部会根据村里实际,反复宣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老山精神”,宣传扶贫政策措施,宣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故事,激励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耳濡目染中,胡天祥的斗志被彻底激发,他领悟出:“光靠政府救济,一辈子都摘不了穷帽子。”

    有志不在年高。2016年,时年22岁的胡天祥,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开始了养猪、养鸡。

    不过,空有一腔热情,胡天祥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技术缺乏,经验不足,市场情况掌握不充分,一年下来,贷款全部亏完。”他总结称。

    深入分析原因后,胡天祥改变了思路,除了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外,还独自前往省内外种植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考察学习,先后引进并种植了生姜、魔芋、花椒、草红花等作物,包括自家土地种植和租地种地,种植面积超过100亩。

胡天祥种植的生姜,丰收在望。(供图)

    在此过程中,自主发展产业的胡天祥还收到了县里发放的8万元补贴,种植产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弘扬“老山精神” 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下一篇:无
·弘扬“老山精神” 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张杰盛: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委会主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红色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委会主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红色报
·张杰盛: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红色文化公益宣讲进企业受欢迎(组图)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红色文化公益宣讲进企业受欢迎(组图)
·张杰盛: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红色文化公益宣讲进企业受欢迎(组图)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红色文化公益宣讲进企业受欢迎(组图)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进云南高校宣讲红色文化(组图)
·军魂永驻 精神永存——刘建将军在“老山英雄老山行暨老山精神研讨活动”上的讲话(组图
·刘建:军魂永驻 精神永存——刘建将军在“老山英雄老山行暨老山精神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中健红绿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健红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健红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健红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