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联播
杨其珊的少年故事(组图)
2019-07-18 15:30:24
作者:杨瑞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杨其珊(1871-1933),无产阶级革命家,海陆丰农民运动和苏维埃政权领导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广东省陆河县新田镇参城村人。在他的家乡,传颂着杨其珊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

    陆河县新田镇参城村,1949年前称参将府,在这里居住着广东杨姓开基始祖梅县云岫公长子思孝公一脉。思孝公所传的滓仔公于南宋年间奉旨在福建平海县组建平海卫军抗金,后其子孙在平和汤墘村定居,到明朝1614年由于福建举行抗税起义,滓仔公所传的启丰公率众宗亲迁入今广东省陆河县新田镇参城村,至清朝乾隆年间,杨姓村民杨官柱中武举人,候任琼州知府。

    参城村所居住的杨姓,尊崇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传承四知文化,由于上祖都是武官出身,参城杨姓更是崇文尚武。修读传统的四书五经,研习传承中华武术,家族内面有人习武学,有人从事医学,有人修读玄学,一切都是围绕中国传统的崇文尚武思想教育子孙。

    1871年是世界发生大事的一年,在遥远的西方,法国出现了“巴黎公社”大事件。然而,在东方的大中国里,南方的山村参城村,一个农民家庭杨肓华家里诞生了一位男孩,他叫杨其珊。家族长老习惯为每位新生儿排八字,杨其珊的八字命格实实在在让长老们吓了一跳。1871年是农历辛未年,杨其珊命格带三个未字,故称“三羊开泰”命格。“名声万扬,万象更新”。长老在喃喃自语:“此般命格,福兮?祸兮?”在杨其珊五十岁后,接受马列主义,掀起农民运动,建立苏维埃政权,从此中国迈向一个新的时代。

    小时候的杨其珊,生性聪慧,活灵活显,深得长辈喜爱。五岁时就能背颂传统的启蒙《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每当读到“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时,自然而然流露出正义之气慨,同时,又对“颠沛”的穷困潦倒感到悲叹。在叔父杨育月的口传下,亦能熟背药性赋,把寒热温平四性倒背如流:“诸药赋性,此类最平,犀角解平心热....."

    参城村是明清两朝的古城,分东西南北四门,背靠大山面南而城,沿城东西南三面是护城池塘,杨姓村民在西门片区中一带居住,杨其珊的故居位于西门口的池塘边上。孩儿时代的杨其珊,长期与伙伴嬉戏于池塘里抓鱼摸螺,久而久之,水性娴熟,潜水抓鱼半柱香而出水面,每次都能抓到一两条鱼。

    参城村杨姓的家祠里,是村民练习武艺的场所,更是一个演武厅,每当农闲的夜晚,杨姓村民都会在聚集在家祠里修习传统武艺。少年开始习武是一种习惯传承,从简单的“三步推”、“打四门”到“春花绣”、“龙虎拳”、“龙爪手”,拳、棍、掌必学,气体合一,练拳先练气,拳未出先生风,身、腰、腿、拳劲力贯串一气。杨其珊自小随族人目染耳洗手练,在修练功夫上,自小有板有眼,勤学苦练,十四岁身高已五尺有余,能把六十斤的练武石举在头上,翻转三圈而气神自定;能单腿入门跌马,即直串正厅,一气呵成,动作神速。

    其珊自幼深得长辈痛惜,在叔父杨育月的教导下,不但武学有成,而且遵从古训“德不近佛者不为医,技不近仙者不为医”,修习中医,背熟汤头药性脉决,理解每一味药的妙用,每一个汤头的好处,对脉决中的“弦”、“索”感悟更是得到叔父杨育月的真传,十四岁后就能单独坐堂问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奋战海陆紫 血染激石溪——记中共海陆紫县委常委兼秘书长颜严烈士(组图)
·下一篇:无
·奋战海陆紫 血染激石溪——记中共海陆紫县委常委兼秘书长颜严烈士(组图)
·汕尾开放大学举办广东省国企红色教育培训班(组图)
·广东首个“不忘初心”主题公园7月1日开园(组图)
·古延贤考察陆河县缅怀革命先烈(组图)
·巧断女童溺死案——《彭湃的传说》之三
·永不褪色的奖章——“新长征突击手”——记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红草镇南汾村共产党员郑晓
·革命老区·红色印记——汕尾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征稿通知
·教育局长兼任美术老师——《彭湃的传说》之二
·“统领公”的鼻子没有了——《彭湃的传说》之一
·龙山千古唤张威——记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献身的张威烈士(组图)
广东红色旅游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广东红色旅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广东红色旅游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