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景区>>正文
特稿:走进四川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组图)
2013-08-06 19:56:13
作者:红军后代 何丽、陈小琴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碑林的创建人——张 崇 鱼
          


                
    一个承诺的背后

    我们在写“走进四川巴中红军将帅碑林”,这篇介绍碑林的文章时,就想详细介绍一下它的创建者张崇鱼同志。但是这篇文字却总是写不成文。因为,一个普通人的一个承诺,怎样就成就了一个大的事业呢?这个题目太大、而且也太沉重。怎么办?这么办——用老张的讲述和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组合成一篇我们无法完成的文章。

    好,就这么办。先听老张有一个怎样的“承诺”:

    “50多年前,我在巴中中学读高中时,聆听了达县军分区张齐贵政委给全校一千多位师生作了四个小时的报告,让大家看到他周身的伤疤,满脸的泪水,我也在泪水中记住这位红军的英雄形象。

    “1985年我又在省人民医院拜见了一位红军英雄师长张顺国,他在沙家店战役中被打断8根筋骨,建国后还在新疆当二十多年的师长。所以红军精神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有一种鞭策激励的作用。

    “1992年在纪念红军入川60周年时,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当年的红军怎样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仅在两年多时间,由1.5万人发展到8万正规军,建立了省、县、区、乡、村五级红色政权。而且这个红色政权还发动和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在有些地方搞禁烟运动,兴办教育,发展生产,如火如荼。这样建成了全国第二大苏区,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仅巴中地区就有四万多人在这些运动中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

    他平缓但很坚定地又说:“是他们,是这些忘我无私的红军,激励我走上了学习、弘扬、传承红军伟大献身革命精神、创建将帅碑林的慢慢征程。我也给自己确立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志愿在红军中”的志向。说得高一点就是“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我在心中对革命先烈的“承诺”。为了兑现心中的承诺,我以红军当年“不战、不胜、不休”激励自己。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年。

    老张特别说到:“这么多年来,没有哪个督促我。也没有人给我什么压力。其中我也遇到过许多困难,遇到过种种酸甜苦辣,甚至不理解、风凉话,等等,但我从来没有退却或放弃的想法。为什么?因为我总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持和鞭策着我。而这个强大的推动力,使我不顾自己在起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50几岁的人了;使我不顾自己没有强健的身体;使我不顾自己只是一个县里很基层的小人物,没有积蓄、也没有工资之外的收入和财力,就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一干就刹不住了。

    老张继续说到:“1992年开始,我本人拿出全部家当800元钱,开始大海捞针,找米下锅。在没有专人,没有专款,没有专门办公室,没有专属电话的艰苦条件下,和同事们一道在不影响本职岗位工作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全力开展工作,大量寄发信件,查找资料,登门拜访。二十年中,先后发出二十余万封信件,出访170余次,行程70多万公里,直接拜访全国各地1000多个单位,5000多位红军将士,从他们那里征集到了13.8万名红军将士、烈士的名录、1.2万件的珍贵纪念物品、2万多张照片、三亿字以上的红军史书史料。同时,先后筹集到了3000多万建碑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苦衷和困难,有的给冷水、冷面、冷眼,曾被抓到派出所,多次被小偷光顾,划破衣服五六件,有时出差病倒在床上,一天只吃一顿饭,还曾被摩托车撞到5米之外,还被不明真相的老红军赶出门外。就是这样,我和同志们一直坚持着,一直互相鼓励着。因为我认为,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还曾写过这样几句顺口溜:

    碑林出差六特点,吃苦耐劳不怕难。

    一啃面包喝稀饭,每天不过十元钱。

    二乘硬座不怕远,飞机卧铺不言谈。

    三住旅馆地下室,早出晚归只睡眠。

    四访红军记战史,帮助回忆写新篇。

    五靠排难意志坚,哪管冷水和冷言。

    六收物品作纪念,从早到晚不休闲。

    这就是当初工作生活的写照,也成为以后的《出差六要点》。

    1993年,四川省政府明确在巴中建立将帅碑林588号文件的发布,大大加速了碑林规划建设和征集革命文物资料的步伐,从而,也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样一来,各级党政军领导、广大红军将士暨亲属、社会各界,就更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

    张爱萍上将题写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洪学智上将题写了“将帅碑林”;

    尤太忠上将在病床上,为建将帅碑林写了1300字的序言;

    将帅碑林又先后征集到中央领导和高级将领:

    江泽民、乔石、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李德生、张爱萍、秦基伟、罗青长、童小鹏、苏毅然、向守志、万海峰、王定烈等题字、题词等500余件。

    温家宝、周永康、刘延东、杨汝岱、洪学智、黄孟复、马凯、杜青林、张学忠、张中伟、刘奇葆、蒋巨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五届四川省委书记视察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红军将士及亲属更是对将帅碑林给予了很大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是他们,支持建个人纪念单碑3200多块,捐赠纪念物品1.2万多件,捐树捐石1000余株(件)。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给了将帅碑林很大的支持。而将帅碑林的建设者们,都是在不计报酬和很低报酬(开始每月工资从120元到150元、180元、200元)的情况进行工作的,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5+2,白加黑的工作,每日超负荷工作在10小时以上。有2位不到20岁的青年人和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一干就是20年,如今已是30多岁。有4位70岁以上的老同志一干就是15—20年。将帅碑林的建设者队伍中,设计师、义务工、施工者、及各种志愿者,多达千人以上。我不会忘记他们,后代也不会忘记他们。

    当我们问到家里人的态度时(实际是明知故问),侃侃而谈的老张,顿时放低了声音。他说:我所以能够坚持下来,碑林所以有了现在的成就,与家人全力支持分不开,我是十分感谢他们。我觉得我愧对家庭。是自己的一片痴情和对将帅碑林的一股牛劲,使我从1992年开始,可以说,我的全部心力、全部精力和全部气力都用到了碑林建设上。我爱人说我,说梦话都是说的碑林。她这些年,右眼视网膜脱落,三次骨折,我都没有时间照料她。她生气时,叫我去和碑林结婚。可过一下,她又关心起碑林的事情。我的子女远离巴中。我无法享受与三个孙儿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好在他们自己都上了重点大学。回想起来,很是愧对。

    老张说,我这股牛劲,也是来自一位领导对我讲的:“人生不享创业乐,空来世上走一圈。”我想,此话是感悟人生的,值得三思而行。我感觉过去20多年和现在所做的,不是吃苦受累,而是享受着创业的快乐。

    我也在想:人生是什么?生命是什么?人生和生命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去量它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充分拓宽它的宽度。这宽度,就是一个大的舞台。老张同志,就是这舞台上一个成功的、有价值的、普通而平凡的人。但是,人们记住了他的普通,历史记住了他的平凡。那就是普通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因为他为历史、为国民、为后代,做了一件功德之事。

    因为,如今将的红军帅碑林已享誉中国,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27万元,对外免费开放。这是对革命老区的最大支持。乘现在中央决策建设强国、强省、强市的东风,巴中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新局,把将帅碑林列为巴中南龛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建设。不久的将来,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将会建起规模更大、规格更高、项目更新的红色文化高地,将帅碑林也一定会成为更加美好的红色景点、幸福乐园。我们相信,安放在陵园600多墓穴中的革命先烈,他们也会为巴山蜀水的巨大变化、也会为弘扬、传承长征精神的将帅碑林感动欣慰。

    我还想说几句,可是又感觉说什么都多余。那我就告诉大家,张崇鱼同志今年已经76岁高龄,但他还没有感觉自己有点老了。所以还在不服老地干着年。去年我在巴中与他相处的日子,感觉他还年轻呢!

    对了,我们从侧面知道:2003年被评为巴中市劳动模范,2005年评为巴中市旅游文化先进者,2006年评为全省对老区工作有重要贡献的先进老干部。此后,先后又荣获敬业奉献“四川好人”、巴中“道德模范”、“十大巴蜀之子”、“情系革命老区特别贡献奖”,等众多荣誉称号。现任四川省巴中市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红军后代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红四方面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在结束与老张谈访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一份解放军报有这样几句对老张的点评: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昔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在腥风血雨中形成了敢于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品质,成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争取胜利的精神动力,深受世人敬仰!如今退休老干部张崇鱼等,以实践红军精神的自觉行动宣扬红军精神,历尽艰辛开辟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还有一位老红军对他的评价“奔走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苦,寻访千家万户,征得千言万语,树碑千块万名,流芳千古万年。”这也正是对“碑林人”30创业的肯定与褒奖!

    现摘取一段曾经的报道片段,来结束这篇文字:

    爷爷,您又回到了大巴山的怀抱。您一定会在那里见到生前与您一起战斗,死后与您一起长眠的战友……”这是已故老红军汪宗情的外孙女“兔兔”刚寄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一篇祭文。张崇鱼用手拍了拍汪宗情老红军墓碑顶上的尘灰,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把祭文压在了墓碑顶上,并代“兔兔”深深鞠了一躬。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感动,但张崇鱼却感到很平常。他说:“巴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72年前,这里是全国第二大苏区,12万多巴中儿女参加了红军,有4万多优秀巴中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今天我们给先烈们做点事算不了啥!”

    这些年,他还先后主持编印了《红军将士故事集》、《张国焘成败记》、《红四方面军川陕苏区历程大事记》、《刘瑞龙在川陕苏区》等21本专著共300多万字;建起碑林办公、纪念馆所1万多平方米;绿化地面4.2万平方米,建成银杏园、奇石园、观景台,种植各种名贵花木2万余株。

    今年初,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通稿,称巴中市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是中国碑林史上的奇观。

    这多年筹集建碑资金3000多万元,他住过最贵的旅馆才25元钱一天。

    1992年,在巴中县人大常委会教科委工作的张崇鱼已经54岁,临近退休。他深受红军将士光辉业绩的感染,经过慎重思考,决定筹建红军将帅碑林。

    巴河弯弯十八滩,人生道路古来难。建碑工程启动之初,摆在张崇鱼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钱。走访收集红军将士资料需要钱,为红军将士写碑文画像需要钱,錾刻碑文需要钱,立碑建碑林长廊、建红军将领雕塑更需要钱……

    1992年8月18日,张崇鱼征得单位领导支持后,和本单位同事张志刚一起,第一次踏上了去成都走访老红军的路。在成都市肖家河西藏军区干休所,老红军刘棋听了张崇鱼的介绍后无比兴奋。他用颤抖的双手在墨宝征集本上留下了手迹,并当场捐赠建碑资金500元。通过刘棋老红军的帮助,张崇鱼又连续拜访了6位老红军,并了解掌握了61位红军将士的基本情况,筹措建碑资金2000多元。

    首战告捷,张崇鱼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建红军将帅碑林的信心更足了。他和同事们不停地向全国各地健在的老红军及亲属发信,最多时一天发出500多封。同时又派出人员,带着四川省政府“同意筹建红军将帅碑林”的批文,到全国各地走访老红军。他们先后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行程70多万公里,走访1000多个单位,拜访了5000多名红军将士及亲属,至今已筹集建碑资金3000多万元。

    3000万!在巴中市这个革命老区,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这钱从何而得?张崇鱼笑着说:“我们一无职二无权,全靠嘴巴甜。”接着他又补充道:“嘴巴甜当然不是骗,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红军将士及亲属的每一分钱。”老红军陈宏捐了建碑资金后,担心受骗,和老伴一道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巴中红军将帅碑林,找到了自己的碑牌。看到气势如虹的将帅碑林和张崇鱼及同事简陋的工作环境,这位老红军感动了。回到北京,陈老给张崇鱼打电话说:“老张,我参观了碑林,真不简单,我相信了。我又给你们寄了1000元建碑资金,请查收!”

    在10余年时间中,张崇鱼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面奔波收集红军将士资料、筹措资金。张崇鱼和同事数百次出差,从未乘过飞机,坐过卧铺,住过宾馆。他先后12次到北京,每次都是住地下室,最贵的才25元钱一天。为此,他还撰写了《碑林办人员出差五要点》与大家共勉:“一啃面包喝稀饭,每天不过几元钱;二乘硬座不怕远,飞机卧铺不要谈;三住旅馆地下室,早出晚归只睡眠;四访红军记战史,帮助红军写新篇;五靠排难意志坚,哪管艰辛苦和难。” 据了解,12年来,碑林办公室接待老红军及亲属不下数百起,但接待费总计不足1万元;为节省开支,张崇鱼还以一小时一元钱的报酬请来了一批退休教师和下岗职工加入建碑队伍;他还充分利用了两届20多位巴中职业中学的学生到碑林实习帮助工作,节省了大笔开支。

    1993年5月,张崇鱼和同事姜正斌赶到北方某城市的一个干休所拜访老红军。他们出示了介绍信后,9位老红军当即都表示支持建设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就在这时,干休所来了一位干部,对他们说:“干休所老干部不参与、不接待、不支持。”尽管张崇鱼反复向干休所的领导解释,可得到的还是那句硬梆梆、冷冰冰的话。下午,两人又来到干休所。“上午不是给你们讲明白了吗?”还没等张崇鱼开口说话,一位干部就不耐烦地把他们推出了门外。张崇鱼和姜正斌回到仅有4平方米的地下室招待所,没心思吃饭,眼里都闪着酸涩的泪光。

    1995年8月,张崇鱼和同事在成都新南门某干休所拜访老红军时,有人到派出所报案,说干休所来了两个骗子,在老红军家做宣传、收现金。很快,一个干警和几个治安联防队员就来了,抓住两人就往派出所揪。张崇鱼和同事正要辩解,几个联防队员围上来并嚷嚷道:“竟敢骗老红军的钱!”还把他们关了起来。后来他们把电话打到巴中,情况得到证实,张崇鱼和同事才得以脱身。

    近年来,为了筹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张崇鱼确实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碑林办的张登说:“这些年在外奔波中,张主任遭遇输红眼的赌徒洗劫;被小偷划破过胸口,被划破的衣服至今还有五六件。他曾4次遇到车祸,幸而平安无事。他外出期间10多次生病,有两次都报了病危……”

    张崇鱼全部身心都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那是他与红军的缘!”张崇鱼的爱人王克珍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96年7月26日晚,张崇鱼回到家中,见桌上摆着“生日蛋糕”,而且坐了不少亲朋好友。张崇鱼快步踏进厨房,一边挽袖子,一边歉疚地对妻子说:“对不起,不晓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来下厨你去陪客!”“晓得是哪个的生日哟,反正不是我的!”张崇鱼像个小孩似的,拍着脑袋,高兴地在房间里转悠着直叫:“哎呀,娘生我的日子都忘记了,这咋要得?这咋要得?”逗得妻子和客人哈哈直笑。

    “人生年华如水流,效忠党国为我求;余热献到期颐至,不甘下游争上游。”这是张崇鱼《人生自吟》中的一段话。他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今生都将与10万红军英灵为伴,要当好10万红军英灵的守护神。
   
    今年六一前夕,正值老张在北京参加研讨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听到这个信息,特别邀请他参加“学习红军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培育红色后代”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感恩活动。活动现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文华同志给张老佩戴红领巾。还特别送给他许多珍贵资料。老张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
   
 


 
2013年4月17日在巴中老张家中拜访老张夫妇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组图)
·下一篇:邓小平母校广安中学:雅园风雨润桃李
·留住红色历史 延续长征精神——回访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留住红色历史 延续长征精神——回访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走进四川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组图)
·何丽、陈小琴:走进四川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组图)
·特稿:走进四川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组图)
·特稿:走进四川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组图)
·刘延宁瞻仰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和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馆一行赴呼和浩特首次拜访长汀籍老红军亲属(组图
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德育基地在周恩来故居挂牌(组图
张伊、刘畅文:腰鼓之乡“赶牲灵”的女人(组图)
特稿:腰鼓之乡“赶牲灵”的女人(组图)
红色金寨,红色旅游火起来!(组图)
叶丙勇:红色金寨,红色旅游火起来!(组图)
特稿:红色金寨,红色旅游火起来!(组图)
罗育辉:莫要空言谈革命 全凭鲜血换自由——记革命先
特稿:莫要空言谈革命 全凭鲜血换自由——记革命先烈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79——赵世炎(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