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挑起解决朱毛争议的重担
1929年6月22日,前委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由“红四军代理前委书记”陈毅主持。如何解决双方的争论,历史重担压在28岁的陈毅身上。陈毅一开头,就号召代表们“大家努力来争论”,目的很清楚,想通过争论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对敌。但此言一出,代表们又开始议论纷纷,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陈毅宣布了对毛泽东和朱德的处分决定,并把处分决定写进了“七大”决议案:“毛泽东同志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同志予以书面警告”。
“七大”上未能解决问题,这也是客观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在红军初创时期,大家都没有经验,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无可避免会发生争论、分歧和经历曲折。陈毅在两位领导人发生分歧时采用“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七大”只开了一天就匆匆落下帷幕。落幕前,通过了一个决议,并进行了前委选举。选举结果一半对一半,陈毅立即声明,他投毛泽东的一票弃权。关于这些,陈毅的儿子陈丹淮说:“这次近乎‘夺权’的会给毛泽东很大刺激,因为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由下级‘造反’而成功的例子。虽然在这以前,毛泽东曾多次遭到别人的打击,甚至被撤职,但那毕竟是由中央、由党内地位比他高的人所做的,因而这次陈毅的‘由下而上’的‘夺权’是他难以容忍的。”
毛泽东离开前委后,提出赴苏联留学
“七大”不欢而散,但人散曲未终,分歧依旧,矛盾依旧。红四军是毛泽东一手创建的,但他走了,军委由朱德负责,陈毅则忙于把“七大”决议,毛泽东等给中央的信件,和以前委名义给中央写的《关于闽西情况及前委工作报告》,通过秘密交通送给在上海的党中央。此时是1929年6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