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特稿:毛泽东笑谈生死泣鬼神
2009-03-19 15:12:22
作者:王二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毛泽东是功勋卓著、令人敬仰乃至曾被欢呼为“万寿无疆”的一代伟人。对此,毛泽东总是那么理智、冷静而从容。他一生尊崇辩证唯物主义,经常以蕴涵哲理、奥妙无穷的奇言妙语坦然地谈论自己的生死观,体现了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博大的胸怀。
    现将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在世间广为传诵的几则关于毛泽东在文稿和演讲中,或与国际友人以及工作人员谈生死的故事,编缀在一起,抄记如下,以飨世人。


    一、最为认真系统的一次谈生死
    青年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以文字的形式对生死问题做出了生动、精彩、独到的见解。
    毛泽东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论证生死问题,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遵循自然法则,是世界上各种现象运动变化的结果。他写到:“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毁之法则。”(《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194页)
     毛泽东还认为:人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的,因而人的生死不过是物质精神存在形态的改变而已,是和自然物一样遵循物质不灭原理。他写到:“凡自然物不灭,吾人固不灭也.。”(同上,第194页)“且吾人之死,未死也,解散而已……不仅死为未死,即生亦系未生,团聚而已矣。由物质与精神之团聚而为人,及其衰老而遂解散之,有何可惧哉。”(同上,第194页)人的生存是物质精神的“团聚”,人的死亡则是物质精神的“解散”,生生死死都是物质精神的不断变化。“世上各种现象只有变化,并无生灭成毁也,生死也皆变化也。”(同上,第200页)也就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生死不过是世界运动变化的一个环节。对于人来说,虽有生死,但无生灭,即所谓“生于此者,必死于彼;死于彼者,必生于此。”(同上,第200页)把生死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变化的结果,它反映了青年毛泽东的自然主义生死观。
    然而,青年毛泽东并没有停留在自然主义生死观的阶段,诗人的气质,浪漫的情怀,追求新奇、刺激、运动、变化的性格特征,使青年毛泽东在生死观上也具有几份奇异的色彩,飘逸出浓厚的浪漫气息。毛泽东想象:宇宙间绝非仅仅存在人生一种世界,在人生世界之外,必然存在着其他世界。人生假如不会死亡,“长住于此老旧之世界”,既不能体验时代历史的发展变化,又不能体验宇宙其他世界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那种陈旧的、千篇一律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而毛泽东是个有着强烈好奇心和喜欢变化的人,“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而“安逸宁静之境”,则“非人生之所堪。”(同上,第186页)
 安逸宁静的境界,毛泽东都不能忍受,那种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老旧之世界”,更是毛泽东深恶痛绝的。要摆脱枯燥乏味的“老旧之世界”,唯一的途径就是死亡。只有死亡才能走向新生,才能体验宇宙其他世界的生活,“吾人于此人生之世界已种种经验之,正因脱离此世界而到别种世界之经验。”(同上,第195页)所以毛泽东不仅不畏惧死亡,反而对死亡有几分向往之情。
    由生到死,阴阳两界,一般的人对死亡毕竟是惶恐不安的。但在毛泽东看来,死亡是人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因此人们对它的好奇心理远远超过对它的恐怖心理。毛泽东写到:“死也者,亦吾有生以来一未尝经验之奇事也。何独不之好乎?”(同上,第197页)
    毛泽东还写到,死亡是人生的一次“奇伟巨变”,一生只能经历一次,因而“甚可贵”,人们不要轻易放弃它。毛泽东以诗意的笔触,把死亡描绘成一个无比壮美的境界,“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引以为壮乎!”(同上,第198页)
    在毛泽东笔下,死亡不再是常见的那种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景象,而是一副“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的壮美境界,它体现了青年毛泽东的浪漫主义生死观。
    二、最为掷地有声的一次谈生死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
    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下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紧接着,毛泽东以十分激动的口气大声讲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页)。
    三、最为推心置腹的一次谈生死
    1961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在多次亲切交谈中,也反复谈及生死问题。
    时年68岁的毛泽东问蒙哥马利:“元帅今年多大岁数?”“74岁。”“哦,过了73岁了,咱们都老喽。”
    蒙哥马利说:“主席先生,你的共和国成立了12年,从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国家,你显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你的人民需要你,你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来领导这个国家。”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慢悠悠地吸着,望着远方沉思而语:“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如果闯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100岁。”
    蒙哥马利很新奇地看着毛泽东,对此迷惑不解。毛泽东看到对方的神情,明白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他诙谐地笑着说:“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就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毛泽东的意思很清楚,是说他只能活到73岁。
    蒙哥马利有点激动地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访问,我感到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离他们而去,你至少应该活到84岁。”
    毛泽东挥了挥手,哈哈一笑,说:“不行!我有很多事情要同马克思讨论,在这里再呆4年已经足够了!”
    蒙哥马利也用同样幽默的口吻说:“要是我知道马克思在哪里,我要告诉他,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到他那里去。我得同他谈谈这个问题!”在座的人都笑了。毛泽东笑得最开心。
    1961年9月24日,这一天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凌晨5时左右,陪同蒙哥马利的浦寿昌从睡梦中被叫醒,说是主席改变了计划,决定当天下午再同蒙哥马利会谈一次,并共进午餐。这个消息使蒙哥马利喜出望外,高兴地连声说:“OK!OK!”这次计划外的谈话是从下午2时30分开始的。两人谈得更加深入,就领袖的魅力、权威及与他所领导的人民的关系等交换了看法……
    蒙哥马利充满敬意地说:“中国现在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很需要主席。你现在不能离开这艘船放下不管。”
    毛泽东笑着说:“暂时不离,将来学丘吉尔的办法。”他沉吟片刻,然后说:“我随时准备灭亡。” 说完,自己先开怀大笑了。
    接下来,毛泽东侃侃而谈,细讲自己可能有5种死法:一是被敌人开枪打死;二是坐飞机摔死;三是坐火车翻车而死;四是游泳时被水淹死;五是生病被细菌杀死。扳着指头一一道完,毛泽东笑着说:“这5条,我都已经准备了。”毛泽东还风趣地说:“人死后最好火葬,把骨灰丢到海里去喂鱼,鱼虾会感谢不尽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没有参加周恩来追悼会的真实原因
·下一篇:访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揭秘主席不乘飞机真实原因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