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王震和我们——谨以此文献给王震百年诞辰
2008-04-15 16:44:23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到师里,我就向鱼正东汇报,鱼政委听了很高兴,对我说,有司令员这句话,我们还怕什么,再说了,我们的《大跃进》又是内部发行嘛,惹不出乱子。

  没多久,《新疆文学》的编辑来石河子向艾青约稿。我和《大跃进》的编辑主任王菁华,副刊编辑张和钟商量,要在《新疆文学》发表之前发艾青的诗。《从南泥湾到莫索湾》是第一首,然后,《烧荒》《泉水》《垦荒者之歌》《槐树》《帐篷》《年轻的城》,不断地在《大跃进》报发表了。

  艾青不是说过嘛,“生活着,创造着,生活与创造是我生命的两个轮子”。艾青的两个轮子又转起来了。

  记得是1963年夏天,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来人了解艾青的情况,农八师党委写了一个很有分量的报告,大意是说,艾青在农八师工作期间,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认真改造思想,写了不少受群众欢迎的好诗,建议给艾青摘帽。当年10月,艾青的右派帽子摘掉了。

  艾青是真心想为石河子做些事,也是一把年纪了,到农场去,跟农工下地,采访拖拉机手,拾棉花能手,农业技术员。他说,要写军垦战士白手起家,写开拓者的胸怀,写出一种精神。他用了5年时间写了三四十万字的文章,记了一百多个人物,书名就叫《莫索湾》。我们组织了几次座谈会,大家提了些修改意见。可惜的是,书没改出来,文革开始了。

  艾青在石河子有一个头衔:农八师文工团顾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文工团排了一个四幕话剧《军垦战士》。我,王志,朱定一起写的剧本。歌颂军垦战士胸怀祖国,扎根边疆,在盐碱滩战胜虫害夺取棉花丰收。演出后,受到好评,在全疆连续演了一百多场。恰好王震来石河子视察,就请他看《军垦战士》,我记得是4月。当天幕上出现天山,高高的白杨树,伸向远方的棉田时,王震高兴地站起来鼓掌,连声说:好!太好了!这就是我们的国营农场。演出结束他与演员一一握手,说这个戏很有时代气息,写出了军垦战士的英雄精神。那时,上海《霓虹灯下的哨兵》正演得很红火,王震说《军垦战士》可以比《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缩影。说得我们很兴奋。

  半夜,我们又接到他秘书的电话,说第二天吃过早饭后王震要和演员合影。我想,可能是司令员看了戏很兴奋,回到招待所还在想这个戏。我们也都睡不着了,第二天早早就到招待所等司令员。艾青也去了。

  王震对文化人,对文艺工作的关心重视由来已久。1948年在西北战场,民众剧团演出现代题材秦腔《血泪仇》《穷人恨》。王震给剧作家马健翎写信,表示祝贺。收到王震的信,艺人们感动得泣不成声,这是我亲眼所见。只要是文艺团体随军演出,王震总是率领部队一起观看。

  王震,张仲瀚留下的传统,影响着我们。农八师文工团,就是挖了人家甘肃的墙脚。1958年大跃进,搞得全国到处闹粮荒,不少地方饿死人。我们兵团粮食年年丰收。这又是一个话题,感谢王震、张仲瀚、陶峙岳有头脑,舵把得准把得稳。

  附近省份的饥民都往兵团跑。甘肃兰州市文工团,酒泉钢铁厂文工团,酒泉地区越剧团,兰州市豫剧团,先后来到石河子,当时叫做“就食度荒”。一个农八师一下子养了4个专业文艺团体。农八师党委决定,把第三招待所的拐角楼让给他们,不但管吃、管住,还发给生活费。我具体负责,三天两头跑,问寒问暖,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解决各种困难。自己还要勒紧裤腰带,省下粮食支援灾区。

  1961年,中央开始调整政策,纠正大跃进的错误,国民经济开始好转。甘肃的文艺团体也准备回去了。我找鱼政委,找政治部的领导,建议留下一个,我们石河子要有一个自己的专业文艺团体嘛。鱼政委支持,我跑兰州,找甘肃有关部门协商。我的诚意打动了人家,让在文工团里挑一部分演员留下来。我想到在训练班学习时候的老师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未为人知的一段情缘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刘晓瑜: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临湘抗战纪事
·特稿: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临湘抗战纪事
·缅怀上将王震:功耀天山创军事奇迹 开创新中国农垦事业(组图)
·徐赐甲:王震率南下支队三进通山(组图)
·特稿:王震率南下支队三进通山(组图)
·马杰:王震和习仲勋的故事
·特稿:王震和习仲勋的故事
·缅怀王震:一生勇挑重担 被誉为“革命猛将 建设闯将”(组图)
·任弼时、王震、王首道与“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战略行动学术研讨会暨文物捐赠仪式在京举
·李学叶:任弼时、王震、王首道与“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战略行动学术研讨会暨文物捐赠仪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