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云水襟怀,松柏气节”――杨尚昆革命生涯轶事
2007-10-06 04:45:2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孟 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杨尚昆1907年生,四川潼南人。杨尚昆献身革命70余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88年春召开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被邓小平称作“革命元老”的杨尚昆当选为国家主席,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之后的第四任国家主席。正如国画大师刘海粟在杨尚昆80寿辰时做的一幅松柏图所题,“云水襟怀,松柏气节”,正是杨尚昆一生的真实写照。今年是杨尚昆诞生100周年,本刊特设专栏,以示怀念。

  ——编者按

  “言传出去,争取过来”

  从1940年底由太行根据地回到延安,一直到1947年撤退,杨尚昆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出色地贯彻了“言传出去,争取过来”的交际方针。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法西斯集团日益土崩瓦解,整个反法西斯战线捷报频传。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国民党战场上却出现骇人听闻的豫湘桂大溃退。短短8个月内,相继丢失20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国土,6000多万同胞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作为大后方政治中心的重庆陷入一片惊慌之中。国民党统治区民怨沸腾,舆论激昂,民主运动蓬勃兴起。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抗战不力,也引起英美等国官员和舆论的强烈不满。与此相对应,革命圣地延安,则成了举世瞩目、众望所归的地方。

  迫于国内外各方面的压力,国民党当局第一次允许中外记者前往延安等地采访。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这次中外记者的访问,认为它是打破国民党舆论封锁,向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绝好机会。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主管这一工作,成立延安交际处,由杨尚昆担任处长,金城任副处长。周恩来给交际处制定的方针就是八个字:“言传出去,争取过来”。

  1944年6月9日,记者团一行21人到达延安,其中外国记者6人,中国记者9人。记者团由国民党外事局副局长谢宝樵与新闻检查局副局长邓友德担任正副领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还派一名处长和一名助手,负责检查记者的稿件。

  杨尚昆一看这阵势,就明白了重庆当局的用意。果然,第一天,斗争就开始了。一大早,随记者团来的国民党电台人员要将电讯器材搬入交际处,打算架设电台。很明显,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发报权。

  杨尚昆明确表示,边区政府保证记者能迅速、准确地拍发新闻,不必再架设电台。按照杨尚昆的指示,交际处传达室把国民党的电台人员挡了回去。

  几天后,美联社记者斯坦因要求单独会见毛泽东主席。杨尚昆马上同意,并做了周密安排。

  采访那天,记者团准备出发时,邓友德发现斯坦因不在,于是责问副处长金城:“我们团有纪律,不准单独行动。”

  金城回答说:“我们这里有新闻采访的自由,斯坦因要求采访,我们当然同意。至于你们团规定的纪律,那是你们的事,我不想说三道四;如果你认为不妥,请你和斯坦因交涉!”

  后来,伦敦《泰晤士报》的福尔曼也提出要会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些中国记者也有同样的要求,交际处一视同仁,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这样,国民党约束记者采访自由的“纪律”就被冲破了。

  记者团在延安参观一个多月,拜会了毛泽东、朱德,听取了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对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抗日情况的通报。交际处还组织中外记者参观边区的机关、学校、生产部门,会见各方面的知名人士。这些原来对解放区毫无了解的记者们,看到延安与重庆截然不同的情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外国记者还去晋绥根据地进行了参观采访。

  中外记者团对这次采访反映很好。后来,他们写出许多反映解放区真实情况的书籍和文章。福尔曼
|<< << < 1 2 3 4 5 6 7 8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纪东的回忆
·下一篇:周恩来四访印度化误解:带去中国和平与诚意
·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姚老庚: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特稿: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此生无愧天之杨尚昆同志
·姚老庚:此生无愧天之杨尚昆同志
·特稿:此生无愧天之杨尚昆同志
·特稿:赞杨尚昆同志
·赞杨尚昆同志
·杨文忠:赞杨尚昆同志
·特稿:赞杨尚昆同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