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吴明、阮万钧、叶丙勇:一诺情牵70年——新四军老战士阮万钧不懈奋斗的故事
2017-07-24 09:37:41
作者:吴明、阮万钧、叶丙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今年时逢建军90周年,阮老给我发来信息,想借中红网表达下一位新四军老战士、老党员的心声,想到90周年是我军的大事,是宣传我军光荣传统的好时机。在即将迎来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冒着室外有40多度,又一次来到阮老多次提到江阴要塞。站在江阴要塞炮台下,我仿佛看到当年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情景,瞬间被阮老的这颗滚热的、对党忠诚的心给感动了,我几乎是含着泪看完吴明老师写的这篇文稿。

    阮万钧同志简介:1928年出生,1942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七师机要科科员、华东野战军机要科机要组组长、抗美援朝志愿军炮兵63师机要科科长、淮北市人武部部长、宣城军分区顾问等职。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等荣誉。离休后,先后多次被省市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被安徽省评为精神文明十佳先进个人,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3次被军区表彰为“先进离休干部”,1次被全军表彰为“先进离休干部”。

    每天,他像上紧了的发条,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工作:学理论、备讲稿、做传统报告;查资料、寻故地、撰写回忆录;看望贫困家庭学生,联系捐资助学……以他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量,谁能想到,他已经是87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

    阮万钧,1942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70余年里,他恪守“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铮铮誓言,无怨无悔、坚持不懈地为党奋斗、为党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一生跟着党、一生献给党的忠诚之歌。

    “活着就干,死了就算;离而不休,发挥余热;为了理想,奋斗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些印在阮万钧名片上的文字,正是他恪守忠诚于党誓言、一生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17年“南征北战”寻访核实,白天黑夜整理资料,撰写成20多万字的革命回忆录。他说——“只有离休的干部,没有离休的党员。我要把经历过的党史军史记录下来,把红色财富传给下一代。”

    见到阮万钧时,这位87岁的老同志正在更新自己的网页,随着颤抖的十指在键盘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击,网页上迸出的文字显得别样厚重。

    “每一段文字都要事先一笔一画写出来,然后查阅资料,多方求证,反复修改。”阮万钧介绍说,20多万字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更多的是自己所经历的党史、军史,是党和军队对自己的培养和关怀。

    1982年10月,阮万钧接到离休命令。他当时就考虑一个问题:只有离休的干部,哪有离休的党员?他认为,共产党员要像共产党员的样子,根本在于要有铁心跟党走的魂。现在虽然退出工作岗位了,不当领导了,但仍然是一个共产党员,仍应继续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1942年,15岁的阮万钧参加了新四军,先后经历了大小100多次战斗。由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参军第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也是他最难忘的时刻。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至今还心潮起伏。他说,由于马上就有作战任务,连队党支部临时在一户老百姓家里为他举行了入党仪式。对着党旗,阮万钧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宣誓:‘忠诚于党,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
庄严一诺,情牵一生。从此,他秉承着入党誓言,英勇作战,跟随部队打败日本侵略者,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开赴朝鲜战场同美帝国主义浴血奋战……70年过去了,可入党时的誓言丝毫也没有淡忘。阮万钧对记者说:“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什么是到底呢?在战场上牺牲了,到底了!在和平时期为党工作到最后一息,也算是到底了!”他认为入党宣誓是对党的承诺,是对人民的承诺。只要活着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按他的话说就是:为了诺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即使为党牺牲也无怨无悔。

    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岁月,他坚守对党承诺,勇敢战斗,拼命工作。可如今离休了,没有工作岗位了,该怎样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呢?阮万钧的思绪又回到了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

    在枪林弹雨的岁月里,阮万钧的身边涌现出许多英雄战友,演绎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而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阮万钧的文笔比较好,每次战斗前,战友们都说:“阮万钧,你要是活下来,以后就把我们的故事写一写,也让后人知道有我们曾为他们幸福生活流血牺牲过。”那时,阮万钧总是郑重地点点头。

    离休闲下来的阮万钧总想着战友们的话。正在此时,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发动老同志写回忆录,抢救他们头脑中“活”的党史军史。阮万钧仿佛获得了新生,立刻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想起来心情澎湃,写起来困难重重。几十年过去了,鲜活的画面刻骨铭心,具体的事情却变得模糊。为了尊重历史和事实,阮万钧再一次开始了“南征北战”。

    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白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资料、到周边地区寻访亲历者,晚上一手握笔一手握着电话筒,向远方的战友求证。“说是离职休养,其实比上班时还要忙,白天黑夜连轴转。”女儿这样描述他:“吃饭时都会走神,有时会突然扔下筷子,抓起纸和笔赶紧写!”

    最让老伴和儿女不放心的,是他外出查访的时候。自行车后捆着背包,贴身口袋里装着介绍信和钱就出门了,有时一走就是几天,连个电话也不打。在写新四军战士张标孤胆杀敌的英雄故事时,阮万钧查阅了大量史料和别的老同志写的回忆录,可仍感觉时间、地点有些不准确,便多买一张汽车票,和自行车一起坐汽车赶到了几百公里外的原战场,经过多次来回走访查对终于还原了事实。

    2001年11月,历时17年,30多篇、20多万字的回忆录《难忘的岁月》终于编辑出版。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他所经历和见闻的难忘的岁月,为党史、军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其中《战斗在陈瑶湖上》、《向贵池敌后进军》等5篇文章被中央史料征集委员会和军史编研机关收录归档,新四军七师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故事还被国家领导人访美时带去展出交流。

    如今,这些质朴的文字、真实的历史还被阮万钧放到了互联网上,供更多的年轻人阅读学习。他不仅完成了在当年战场上对战友的承诺,还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变成了红色历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想起这一切,阮万钧很开心,他说:“能把这些红色财富传给下一代,我很满足,没有遗憾了!”

    他不顾病痛折磨,离休32年来为学校、机关等军地单位做革命传统报告270多场。他说——

    “身体有点小病没关系,我的脑子不糊涂,不糊涂就要为党干一天是一天。”

    270余场报告、15万余名听众、数百封来信、数万条网上互动留言……阮万钧认为,这是他离休后积累的最大一笔财富。

    回首入党70多年,阮万钧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时刻被一种信仰激励着:从随父母到处逃难的苦孩子,到拿着枪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战英雄;从为了新中国解放而南征北战,到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从建设新中国的人民军队基层指挥员,到负责地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干部……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党的培养和教导。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告诉后人,幸福生活来自党的英明领导,来自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
阮万钧的儿子是大学教授,两个女儿也是单位的领导干部。培养儿女的经历让他深深懂得:大中学校学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是传播革命传统的最佳时机。同时他也感到,向年轻一代宣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也是作为老党员、老战士应尽的义务。于是,从离休那一天起,他就有了到大中学校做革命传统报告的想法。

    1984年,芜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请阮万钧担任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副团长职务,他愉快地接受聘请。此后,在组织的支持下,阮万钧以家附近的安徽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为“战场”,开始了宣讲革命传统的征程。这一讲就是32载。

    刚开始时,阮万钧拿着介绍信,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学校园之中,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联系,反复强调是义务宣讲,不收钱、不吃饭,听众爱不爱听全凭自愿,学校提供个场地、出个通知就行,讲完就走人。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校领导和老师担心:在学生中讲革命传统,会不会有人听?阮万钧第一次走进皖南医学院做报告时,学院团委书记蒋平含蓄地对他说:“阮老,学生们学习抓得很紧,可能会随时离开会场……”

    报告会进行到一半时,280个座位的教室却涌进了300多名学生。随着阮万钧的报告响起的,是不断起伏的掌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蒋平对记者说:“阮老的报告不仅仅是讲历史、讲革命故事,而且结合亲身经历和感悟引导大家接受革命传统,针对当前现象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可信、可学、可做之中坚定政治信念。”

    报告做得好,许多单位纷纷上门邀请,阮万钧始终坚持“认真对待每一场、认真准备每一场、从不落下每一场”的原则。有一次在给安徽机电学院做报告的头天夜里,他感冒发烧39℃,老伴心疼地劝他:“今天不要去了,一次不讲也没什么关系,要是倒在讲台上如何是好?”他理解老伴是担心他的身体,怕他出意外,但他对老伴说:“不行,我一定要去!学校已经安排好了,好多同学在等着我,万一我真的倒在了讲台上,那也是我这个老兵的光荣!”见他这样坚持,老伴含泪对他说:“好、好、好,听你的,但是我要陪着你。”“行!那我们就一块去战斗!”在随后每次做报告时,老伴总是形影不离。他风趣地对人说:“我现在的劲头更足了,因为有老战友的支持和保护,我要讲好每一场。”

    “请放心,我一定到!”这是阮万钧每次对邀请他做报告的答复。只要能宣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总是做到有求必应。

    2011年1月,“并肩作战”的老伴因病永远离开了,他悲痛万分。儿子关心他,把他接到杭州的家中休息调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江山:民间积极搭台,发展“一带一路”——中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组图)
·下一篇:陈永乐:人民的剑 人民的盾(图)
·一诺情牵70年——新四军老战士阮万钧不懈奋斗的故事
·特稿:一诺情牵70年——新四军老战士阮万钧不懈奋斗的故事(组图)
·俞快: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 浙理学子寻访新四军老战士感受革命红色情怀(组图)
·特稿:新四军老战士朱鸿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组图)
·新四军老战士朱鸿辞世享年100岁 遗体将捐给医学事业(组图)
·李学叶:新四军老战士朱鸿辞世享年100岁 遗体将捐给医学事业(组图)
·特稿:新四军老战士朱鸿辞世享年100岁 遗体将捐给医学事业(组图)
·特稿:新四军老战士朱鸿同志讣告(组图)
·朱宏佐:新四军老战士朱鸿同志讣告(组图)
·特稿:新四军老战士朱鸿同志讣告(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馆参加龙岩市创城宣传月启动仪式及踩街活动(组图
张南华:张震东:长征中的开路先锋(组图)
特稿:张震东:长征中的开路先锋(组图)
郑柯岩、蔡丽琼:传奇往事:于都老红军背着140斤发电
朱允:弘扬红船精神,永葆绿水青山(组图)
张晨、袁玉心:安徽大学生创新红色教育:让孩子成为
吕莎莎:无法忘记的痕迹——记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革命
应尤嘉:石马岙烈士陵园:追忆爱国先烈英魂(组图)
沙德豪:重走长征路,践行中国梦(组图)
赵梦园: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