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岐坑村自宋元时期刘姓第十一世祖周达、周贵兄弟从丰朗村迁居以来,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上岐坑自明朝汤湖赖氏第十一世祖岐山开居以来,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上下岐坑虽然两大姓氏,却一直和睦共处,尤其在那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刘赖两姓更是团结一致,支援红军。
我们跟着村干部转了一阵,感到很不对劲,村道两边杂草丛生,好像很久没有人经过的样子。所到农户门口都是“铁将军把门”,一片死气沉沉的凄凉景色。心直口快的我实在憋不住了,便开口问道:“村子怎么这么荒凉呢?”村干部乐呵呵地说:“实行造福工程以后,全部人都搬到镇子里去啦。”
废弃后的岐坑村
这时候我才想起,福建省政府在贯彻中央为民办实事中,扎扎实实地在抓“造福工程”。规定2008年至2012年,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解决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通”问题难度大、20户以下的偏僻自然村的农民,对零星分散居住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民以及少数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农村贫困群众,实施整体搬迁安置,从根本上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个“造福工程”并向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因而,这个当年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基点村”,现在成了“无人村”。
这个废弃在群山之中的村庄,倒也不至于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但破落的房屋也着实散发着历史的气息。看一看那东倒西歪的房屋,似乎能读出先辈的革命故事;抚一抚着杂乱无章的草木,叹息以前岁月的艰苦;走一走坑坑洼洼的小路,感慨当年群众的不易。此时的我,心中更加敬仰这个——
英雄岐坑
在那战火连天的年代,岐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全村积极投入苏区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当年的岐坑隶属于永定县溪南区,1927年10月,中共永定县委在金砂正式成立后,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准备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暴动,并在金砂邹公庙和西溪罗坑祠堂开设兵工厂,自制枪支、梭标、大刀,筹集武器。1928年6月中旬,中共永定县委召开党员代表紧急会议,决定举行武装暴动,攻打永定城。但暴动由于队伍组织不严密,急于破狱营救被捕同志,没有及时抢占有利阵地,暴动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于是暴动队伍退到永定西南的乡村。
暴动之后,暴动委员会在中共永定县委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部队——溪南红军营(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廖德修为主席)。在溪南镇压地主,烧毁田契债据,没收地主土地,适时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溪南区13个乡约2万人分得土地,胜利完成土地分配工作,在全国首创了“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抽多补少”(后加一条“抽肥补瘦”)的分田政策。溪南土地革命运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为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武装割据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党领导的整个土地革命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暴动总指挥张鼎丞也因此成了中华苏维埃政府的首任土地人民委员部部长。岐坑离溪南只有30里路,是当年永定管辖最西面的一个村,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乡苏维埃政府之一。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岐坑乡苏维埃政府隶属于永定县第四区即合溪区苏维埃政府管辖。
红军主力部队长征以后,留下的红军游击队一度驻扎在岐坑东面与汤湖交界处的西华山、赤狗垅、蝉子坑和铁石坑一带。岐坑村群众把粮食、蔬菜、食盐等源源不断地供给红军游击队,千方百计地帮助游击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刘永生经常活动的地方。国民党军队为剿灭红军游击队,除了军事进攻外,还在游击区实行“移民并村”政策,妄图隔断山上游击队与山下群众的联系,把红军游击队困死在山里。由于岐坑离永定较远离上杭的稔田较近,1936年4月国民党政府将下岐坑划入上杭县管辖。
不管划到哪里管辖,不管反动派怎样疯狂摧残,不管情况怎样紧急,形势如何严峻,岐坑群众和红军游击队依然并肩战斗,义无反顾,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当然,岐坑人民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刘培元牺牲后其妻子赖宝妹敌人逼迫投潭自杀;陈贵睇、刘福长被抓进监狱坐牢;刘福清、刘才德、刘开煌被国民党抓到永定合溪关押,逼下岐坑群众交款保释;刘才芹被抓到丰稔市岗下潭活活淹死;刘才仁、刘正龙、于都佬、赖国贤、刘林明等被国民党抓去枪杀。全村先后遭国民党反动派洗劫多次,抢去耕牛21头,捣废房屋49间,被杀8人,被抓妇女6人,被逼外嫁14人,灭绝28户69人。到解放时,上下岐坑只剩下28户98人。
可以说,岐坑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谱写了壮丽的赞歌。他们先后送出了20位子弟参加革命。就在我们即将离开这个村子时,我无意间向左边扫了一眼,看见巷子深处有一块写着黄色字体的黑牌子,因我有点近视看不太清楚。问过村干部才知道写的是“刘禄长将军旧居”。我肃然起敬,可别小瞧这个小山村,它还养育过共和国的将军!
刘禄长将军旧居(原址后盖)
刘禄长(1914——1980),1929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第1团宣传干事、宣传队队长,红军学校军事营第6连指导员,中央教导师第3团2营连指导员、连长,红一军团第2师四团3营9连指导员、1团1连指导员,陕甘宁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陕甘宁军区独立第一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巡视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2团第1营政治教导员,留守兵团直属队政治协理员、直属队政治处主任,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政治委员。1942年进延安中央党校第一部学习,毕业后赴东北地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纵队第3旅政治部主任、第13旅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5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第32师政委,第四野战军第48军第143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21师政委,东北军区炮兵干部部部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干部部部长。1955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炮兵系学习。毕业后任沈阳军区炮兵第一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委炮兵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0年2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让人欣慰的是,今天的歧坑人不用居住在贫穷、闭塞的小山村了。整体搬迁后,一排排新房崛起于青山绿野之间,宽敞的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小汽车、摩托车穿梭来往,明亮的电灯像一串串夜明珠,照亮了静宓的农民新村,当年革命的火把点亮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将照亮人们的未来……
(作者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