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正言:李戈诉史义军侵害祖父李延禄将军名誉权 法庭纪实
2016-09-27 15:32:54
作者:正言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张小新回忆作证说:“1984年八九月份,我陪同父亲去医院看望病中的李延禄伯伯。李伯伯问父亲:‘黑龙江党史编写组的同志未去找你吗?’父亲说:‘没找呵’。李伯伯说:‘他们找我了,说要写《四军史》。我让他们去找你,写四军史要以骆宾基的书《年代》为蓝本。’父亲答应了,并作准备。可是,直到父亲去世,党史编写组同志从来未找父亲核实过有关墙缝战役的情况。”

    被告史义军当庭发问:你父亲写《年代》都调查谁了?找了哪些人?

    被告代理律师也向张小新要名字、要具体调查日期。

    张小新未参加调查,怎么会知道?

    双方发生争执。法庭气氛顿时紧张。

    张小新十分激动。她破例拿出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骆宾基著的《过去的年代——关于东北抗联四军的报告》一书。翻到第二页,请被告看:

    这是一张十五人的合影照片,照片下有骆宾基写的说明:“1959年秋,李公延禄(右角之首)陪作者(骆宾基二排中坐者)在黑龙江宁安县“墙缝”战役遗址拍。作者之右为当年“炮手”李长发。李公延禄之后,为当年曾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任党内机密工作的关慈,1959年时任牡丹江林业局局长”。

    张小新气愤地对史义军说: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调查,这就是证人!

    史绷脸无言。

    法官将双方叫停。传张小新将书中照片送上一看。看后法官说,争论是非,等法庭审理后再定。

    被告史义军证人姜宝才出庭。他说,新闻采访中接触了原黑龙江党史研究室主任金宇钟。其采访过程做了录音录像,主要内容如下:

    姜宝才证言

    2015年8月5日12时至14:30分,就李延禄与四军的历史,尤其是“墙缝战斗”问题,我在哈尔滨采访了抗联史专家、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金宇钟先生。金宇钟说出了珍贵的历史往事,尤为谈到了当年与李延禄晚年纠正“墙缝战斗”敌方死亡人数的情况。

    金宇钟:......习近平同志讲,要全面系统地研究(抗战史)啊,应该实事求是。现在好多地方(研究者),不实事求是。历史学家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历史。电视剧创作应该研究历史,当然可以虚构,应该以历史基本事实为依据。但现在好像是有些学者被电视剧拉着走,被外界的一些舆论拉着走。我前几年我参加了江桥战役学术研讨会,军事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社科院都派人来了,一些全国著名学者也来了,大家都在大会上作了发言。有人说是在江桥战役中,马占山领导东北军消灭日本5,000多人。马占山上报的战报里面有5,000这个数字。我们历史学家不能说有根据就写,根据是不是实在啊!我是最后发言的,我说如果江桥战役消灭了5,000日军是一个大胜利战役的话,日军一共是6,000人,那剩下的就狼狈逃跑了吧?日军没有狼狈逃跑,而是继续扩大战果,占领齐齐哈尔,占领了北满。这样的研究,我看是很不实事求是的,现在不仅是江桥战役的问题......

    姜宝才:现在有一个,又有一个说法,现在各种报纸都在转,李丹钢、李刚等人的文章,他们写文章说墙缝之战,补充团700人以牺牲7人的代价,取得消灭日军3,500人的战果,并说敌人多是被手榴弹炸死的。这个报道非常多,上了新华社,还上了一些报纸。你怎样看待墙缝之战问题?

    金宇钟:李延禄过去写的《过去的年代》,说是历史书,也可以说是小说。那本书是骆宾基整理的。在《过去的年代》里边,提到“墙缝”战役消灭日本天野旅团主力2,000多人,骆宾基的书里面也这么写的。对此抗联老同志很有意见,认为李延禄那是瞎吹的。(对这段历史)谁有发言权呢?李荆璞原是五军一师师长,他曾与李延禄一起在宁安战斗过。李荆璞说:我们那时候根本没听说过有这么大的战斗,再一个呢,他也不是瞎说,实地考察了“墙缝”那个地方,哪能排开5000人的军队啊!别说几千人那样,就连几百人都不容易过去。“墙缝”(指的是)两个山中间的一个小道。当时省里提议去实地考察,我没亲自参加,派了马彦文、孔龚慧等三人去了,他们与牡丹江党史研究室、宁安党史研究室同志合作,到实地考察。他们考察一圈回来向我汇报说,“墙缝”战役打得还挺热闹。我问墙缝战斗共消灭多少敌人,他们回答也就是七、八十人吧。李延禄说的2000人数字和实际数字相差太大了,有点太虚夸了,太不实事求是了。我们当时在写四军军史,写好以后,准备去让李延禄看,当时写书的马彦文、孔龚慧不敢去那见李延禄,他们向我汇报,怎么办呢?我说,那就我去吧!我带着马彦文一块儿去了北京去见李延禄。

    姜宝才:这是哪一年的事?

    金宇钟:85年李延禄去世,书是86年出版的,他去世之前不久的事。我去采访李延禄之前,我们同志曾多次去采访李延禄。书稿的很多方面是根据他的回忆写出来的。我见到李延禄同志,跟他说:现在我们重新编抗联史,各军史重新写,四军史由马彦文同志、孔龚慧同志写出来了。虽然写出来了,他们却不敢给你送,怕你不高兴,今天我带着马彦文来了。我说,现在中央要求写历史要实事求是,不要有水分。过去我们可能是因为斗争需要,扩大一点战果,那是有情可原的......李延禄问:你们调查结果(墙缝战斗敌人死亡)多少人?我说八、九十人,他说差不多,“墙缝”战役消灭日本兵80多人,那是很大的战绩了。消灭八、九十人,很不简单,是一次大仗。我说,当时有人说,抗联没有消灭3000人的那么大的仗。李延禄说:“差不多,八、九十人,就八、九十人,我赞成实事求是,实际上,几千人的说法,不是我吹起来的。我(1937年)到共产国际汇报“墙缝战役”时,他们(共产国际的人)问,著名战役消灭日军多少人?我卯大劲说二三百人。他们反问说,这怎么是著名战役呢?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们搞的,他们把“墙缝”战役的战果给发出来了,(日军死亡)3000多人,后来都就这么宣传,就这么吹吧!”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延禄同志真是可敬的老头呀。中央专案组去,经过汪东兴批准,凡是涉及到抗联的资料都拿过来,李延禄那时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他是德高望重的老同志,造反派对他比较客气。凡是李延禄作证的所有材料,你看吧,李范五的材料也好,陈雷的也好,他都说赞扬的话,一句话也没说揭发或贬低他人的话。他这么高风亮节,我是很受感动的。

    听我们谈“墙缝”之战日军死亡人数,他这么一谅解,我也很高兴呀。过了二三个月,(他把事情)反映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了。我接电话,才听说李延禄给我写信了,给我写了热情洋溢的信,他说:你们真是辛苦了,把历史从头到尾地写出来了,我向你们表示感谢,好多内容重新做了改写。当时那部书(抗联史丛书)都没有序言。李延禄的来信,除了赞扬我们的那些话,都被我用在(四军军史)序言上了。那本书(四军军史)是李延禄完全赞同的。我把(信中)赞扬我的话去掉后,就当成了(四军军史)序言。

    姜宝才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北京

    对姜宝才证言,原告李戈代理人李刚当场发问:金宇钟是干什么的?

    姜宝才:是原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主任。

    李刚:金宇钟和李延禄谈话,是组织行为、职务行为吗?

    姜宝才:是。

    可是,姜宝才并未提交黑龙江党史研究室关于金宇钟身份(职务)及和当年与李延禄谈话的证明、仅凭重大战争事件的两人“私自”谈话,法官能够采信吗?

    在提交法庭《控告意见书》中,李戈和代理人李刚对《姜宝才证言》进行了据理批驳:

    1、《证言》中关于李延禄和金宇钟的对话,是不是李延禄和金宇钟说的?所谓李延禄说“差不多,八、九十人,就八、九十人,......,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他们把‘墙缝’战役的战果给发出来了,(日军死亡)3,000人,后来就都这么宣传,就这么吹吧!”这些话,有李延禄录音吗?他签字按印认可吗?姜的《证言》,金宇钟为什么没签字?

    从录像看,他得过中风,且80多高龄,是否有完全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李延禄已经去世,仅凭单方活着的人去证明去世人的事,怎么能有证信力?且当年是马彦文随金宇钟去的,他怎么没有出证?孤证不能定案!

    2、“证言”前后矛盾:

    金宇钟说,李延禄在逝世前不久他去北京见李延禄。李延禄是1985年6月18日去世的,“去世前不久”,应该不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即为“久”了。后边“过了二、三个月,(他把事情)反映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了。”正是李去世前,李已神志不清连话都不能说了,怎么能打电话和写信?信,实际上是1984年5月22日写的,1986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由金宇钟修改成“序言”,写的就是1984年5月22日。根本不是“去世前不久。”是去世前一年之久!显然,金宇钟和姜宝才在时间上打了马虎眼,作了假,偷换了时间概念。

    “好多内容重新作了改写”。李延禄的原信中并没有这样说,只是说看了“贵所这篇‘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历史资料!”这又是姜宝才和金宇钟“加上的。”

    “当时那部书(抗联史丛书)都没有序言。李延禄的来信,除了赞扬我们的那些话,都被我用在(四军军史)序言上了。那本书(四军军史)是李延禄完全赞同的。我把(信中)赞扬我的话去掉后,就当成了(四军军史)序言。”

    这正说明,1986年9月出版的四军史,并未经过李延禄审定,所谓的“序言”,并没有经过李延禄签字同意,怎么能说是“李延禄完全赞同”呢?显然是金宇钟“强加”的。

    按照法律规定,金宇钟那番话,李延禄到底说未说,仍在调查。但是,当事人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前后说法可能不一致,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事实,就是镜泊湖墙缝战役是李延禄指挥、真实发生的抗日大捷!

    3、李延禄领导四军、李荆璞在五军,两人未“一起在宁安战斗过”,证人不“适格”。

    史义军搬出歪曲历史真相的所谓《姜宝才的证言》,更暴露其侮辱诽谤的手段卑劣,用心险恶。

    史义军证人王化一出庭作证。

    他自称是国民救国军全权代表梁之善之外孙,当庭出示了两份材料:一份是《国民救国军、东北义勇军的抗日伟绩,不容否定!》,另一份是(《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的珍贵史料价值)。

    第一份,开头是“尊敬的法官:”接着,第一题《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是中国人民艰苦抗日的珍贵历史文献,不容诋毁、否定!其中,第一小题 1、猜测、想象、推定、臆断不是事实!不是证据!否定《血战史》,不是评史、鉴史!接着开始“批判”李丹钢、李刚所著《镜泊湖大捷之谜》一书;4、李延禄后人,究竟为什么要如此竭力地否定《血战史》?

    这哪里是“证言”?令人想起文革时期的大批判稿!

    接着,王学义竟然引证《血战史》,说李延禄不是救国军参谋长,姚振山指挥了墙缝战斗,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第二篇:《国民救国军血战史》的珍贵史料价值。该文说明该书仅“系根据军中日记编篡而成”。要问的是:是根据什么人的“军中日记”?仅根据“日记”就能写誌书吗?当年王德林就已经从东宁撤到苏联,又转道去上海等地,写《血战史》为什么不找他?难怪写的张冠李戴,重大战史失真失实。怎么能作为否定《年代》中“墙战”的依据?

    李戈和代理人李刚说,该《证言》是战史争议,与本案无关。

    法庭进入诉辩阶段。法官只给原被告每次10分钟发言。

    关于案件的诉因。被告和代理律师在法庭上,以及此前向新闻单位记者都说,是关于双方700人(救国军补充团)与7,000人(日军天野旅团)之战,日军伤亡3,600人是否属实的争论。

    李戈代理人李刚说,被告命题错误。镜泊湖墙缝战役不是700人对7,000人,实际上加上守护在西山阻击的戴风龄独立营300人,是1,000人对7,000人;而且,中外战史上,1,000人对7,000人并不罕见。中国远征军38师孙立人部第113团在缅甸仁安恙以不满一千兵力,击败七倍于我的日军七千人,救出七倍于我的共军七千人(另加传教士五百人),就是典型战例。

    被告对日军伤亡3,600人表述不准确。李延禄这一仗,“我们总计得到了被火烧会的枪筒残件一千五百余件,另外,还收索出完整无缺的三八式步枪两千多支。据此,可见敌寇伤亡将近四千,最少也在三千六百人以上”。是利用枪支的基础事实,对日军伤亡人数所进行的推定,是迄今为止最准确、完整的表述。

    被告之所以被告上法庭,并不是上述战史之争论,而在于以侮辱、诽谤性语言,侵害李延禄将军的人格和尊严!这一点,不管被告如何千方百计企图逃避,终究是赖不掉的。

    李戈宣读民事诉状、李刚列举被告史义军在《史义军博客》网上发布的侵害李延禄将军名誉的种种言论时,被告断然否定。说有些话他根本没说。

    李刚当庭驳斥说,第一次6月3日“庭前会议”,就将你25篇侵权文章去公证机关作了法律公正,而且法官当庭讯问时,你当场承认,是你写的,怎么今天就变了呢?特别是,在李戈起诉你之后,你不仅不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接连发表讥讽、嘲笑、诬蔑李延禄的文章,对这些我们又进行了法律公证。说完,李刚当庭向法官递交了史义军第二批侵权文章的《公证书》。事实是,被告对原在《史义军博客》中发表的部分涉嫌侵权文章进行了内容删改,有的干脆予以删除;

    被告答辩说,有些文章并不是他写的,而是转载的。李戈、李刚当即驳斥说,问题在于你是在网上专栏:《网上留言欣赏》发布的,即是欣赏和支持的态度。

    《史义军博客》2015年5月22日10时9分12秒博文《网络上关于“墙缝战斗”的博文和留言欣赏》。该栏目以欣赏和支持的态度转载佟常存、明琳、王锦思、张彦夫、瀚海存真(网名)等人质疑镜泊湖连环战或涉嫌侵犯李延禄名誉等文章: 

    署名佟常存留言:“近读史义军先生就‘墙缝战斗’补充团消灭多少日本兵质疑《过去的年代》真实性博文,草民忍不住也想岔乎岔乎......草民只是个混吃等死的一老翁,只是把浏览网页当做混时光而已,就是说......草民把《过去的年代》当做小说之类的文艺作品来读,......作为历史的叙述者,你的(指李延禄)叙述至少应该靠谱,不能戏弄读者的常识”;

    署名“言泊远”:“唉,有这么能打的军队,还不把小鬼子吓回去了,岂敢在我国东北折腾十四年!”

    署名“五国城廖怀志”:“这场战斗好比农民收割高粱,这些日军都是赤手空拳的高粱杆,任凭农民去收割,高粱一排排倒下,农民们没什么危险。然而有7位农民却让高粱叶子抹了脖子失血过多而死”;

    署名“宁安党史研究室”:“按照这张图,墙缝该重修了,可以建个长城,天然的垛口,太神了!不知哪个‘明白人’做梦梦见的地形!”

    署名“桃温史话”:“只好呵呵了。700人打死7,000人?我真的知道浮夸风不怨毛主席。呵呵,新华社批抗日神剧也要检查自己的抗日神文”。

    请看,这些流氓、无赖式的腔调不是侮辱、诽谤,又是什么?

    试问被告:李延禄将军当年爬冰卧雪、枪林弹雨、舍生忘死带领抗联战士同日寇进行殊死战斗时,你在哪里?你的父辈在干些什么?你有脸面对为今天的好日子浴血奋斗的李延禄将军吗?

    李刚法庭上揭露被告史义军将刘英接待采访时说“那是李延禄瞎讲”(刘英与李延禄老同志之间的说话),将戴风龄营长后人纪福来回忆有关党史人员否定墙缝战役时说的“李延禄吹大牛”等贬义语言,在博客网络上,作为正面标题,加以渲染放大,广为传播,直接构成捏造事实、侮辱诽谤!

    李戈和代理人李刚认为,被告史义军不仅在墙缝战役重大史实上,对李延禄进行侮辱诽谤,还在所谓“细节”上大作文章,在人名、部队番号、不同领导之间不同说法、甚至弹药、汽车装载量等,都成为讥笑、贬损李延禄将军的种种“口实”或“话柄”。

    这里,仅举《控告书》中的一例予以揭露和批驳:

    被告史义军于2015年6月24日16时13分54秒在《史义军博客》标题《还想说说国际主义战士伊田助男》一文中,在例举了解放军出版社1980年11月第一版,1997年1月修订出版的《星火燎原》第四册李延禄的文章《伊田助男》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中共中央文件集》第十册,第774——775页王明《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与共产党的策略》两文后,质问说:“这份遗书(王明文载)的内容和李延禄回忆文章中伊田助男的遗书文本差别很大,李延禄遗书的落款是有名的,而王明文章中明确说遗书是不知道姓名的人写的;李延禄文章遗书时间是1933年3月30日,而王明文章中遗书的时间是1935年6月23日。时间相差两年多。而且遗书中关于子弹的数目也不一样,一个是6万粒,一个是10万粒。”“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是王明造假,还是李延禄造假”......“我在读郭肇庆先生在所著《魂系长白山——魏拯民传》时恍然大悟,原来王明和李延禄都在造假。”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郑蕊、张新元:历经磨难 忠心耿耿——记刘何少将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正言:李戈诉史义军侵害祖父李延禄将军名誉权 法庭纪
对日本军事重返南海坚决说不 做好“南海反介入战”准
郑蕊、张新元:历经磨难 忠心耿耿——记刘何少将
特稿:历经磨难 忠心耿耿——记刘何少将
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多年前的红军标
邹善水: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多年前
特稿:原中央苏区福建省连城县山龙村——80多年前的
李保清、冯杰:中央媒体“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特稿:中央媒体“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麻城
喻林源:红二十八军人物——少将蔡炳臣(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