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毛泽东时代对烈士遗孤不溺爱——纪念丹东八一蔡小东同学(组图)
2020-09-08 09:03:59
作者:高戈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志愿军第五十军副军长蔡正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1953年4月12日22时在朝鲜平安北道青龙里牺牲。

    47天前,蔡正国副军长的小儿子在第五十军黑龙江双城留守刚刚出生。

    16天前,蔡正国副军长给尚未见面的小儿子起名“蔡小东”,并寄去预支的3月份津贴费。

    2020年8月30日22时41分,烈士遗孤蔡小东在大连因病离世。

蔡正国烈士及遗孤蔡小东

    笔者,作为蔡小东的小学同班同学,见证了在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下,烈士遗孤受到关爱又摆脱溺爱的成长过程,以及由此踏上传承父辈英烈“草根”本色的人生旅途。

    本文,是在笔者旧文《烈士遗孤的〈阅读父亲〉》基础上,深化主题后扩写的。

    以此悼念小东同学,并怀念教育我们保持“草根”本色的毛泽东时代!

    1.《阅读父亲》,回顾童年的烈士遗孤

    那年的一天晚逛书城,一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阅读父亲》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下意识地抽出这本书,想看看“父亲”是谁,不料,率先跃入我眼帘的是作者的姓名——马晓丽和她的丈夫、我在丹东八一小学的同窗蔡小东。

马晓丽、蔡小东著:《阅读父亲》

    我急切要阅读的“父亲”,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军副军长蔡正国烈士。

   

2006年9月17日,由雕塑家陈绳正教授设计、主创,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为了和平”志愿军青铜群雕在鸭绿江断桥桥头落成。在26位人物雕像中,彭德怀司令员身边左侧是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烈士,右侧是志愿军第五十军副军长蔡正国烈士。

在群雕落成典礼上,蔡正国烈士的遗孤蔡小东第一次触摸到了立体的父亲,思念、追怀、感慨汇成一汪晶莹的泪花,洒在了祭奠父亲与志愿军前辈的祭台上,随即,化为一缕轻云,飘向父亲魂魄所在的九霄。

    虽然,书中收录了蔡小东父亲从红军到抗美援朝时期大量珍贵的日记、笔记、信函、证件等,但我更关注的是,作者对自己母亲和两位父亲的解读。

    说来话长,我们丹东八一小学60级的所有同学,都比蔡小东早早地了解到他已经长眠于大地的父亲。

    那时,他随继父的姓,叫董耀栋。

    董耀栋是四年级转来的。丹东八一小学是全日制寄宿,准军事化管理,早晨铃声一响,所有的学生哪怕是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都要迅速起床、穿衣、叠被,然后,到操场上做操、跑步,早操完后再洗漱;吃饭也是先整队、集合、唱歌,然后有序入座,由各桌的值日生统一分完菜,才开饭;到了晚上,统一洗漱、上床,在被窝儿里先听学校小广播站讲一二十分钟故事,再熄灯就寝。

    那年月,我们这些顽童特别讨厌睡午觉。只要老师不在,就相约从宿舍窗口跳进“特务小森林”,尽情地挖蚯蚓、逮蚂蚁、爬树、捉迷藏,男生“抓特务”,女生“过家家”,童趣盎然。

    虽然,那时的董耀栋是个心性单纯、心地透明的孩子,但转学来不久,就受到同们的鄙视、疏远,原因很简单,他太“特殊化”了,他妈妈太惯他了。

    在少先队中队长陈明敏的记忆里,董耀栋是个得到母亲溺爱的“鹤立群首娇气十足的白皙的小男生”。她记得:一次自习课,宽敞、静悄悄的课堂里突然响起了“东东,东东”的高声呼唤,随即,董耀栋的母亲“冲”进教室,旁若无人地爱抚着儿子,为儿子整理胸前的红领巾。那一刻,全班同学“几乎没有一丝躁动,秩序规顺井然,唯一有的,是低头歪脸的嗤笑”。

    东北城市居民的口粮是粗粮和细粮按比例配给的,粗粮占六成。董耀栋一入学,他妈妈就找校领导提出:“孩子有胃病,不能吃粗粮。”到了夏天,他妈妈又来找班主任老师,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游泳。

    全校同学,唯独他一人,床下摆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饼干、糖果,小人儿书,还有一大堆药瓶瓶。鱼肝油、维他命和治疗胃病的胃舒平,我就是从他的木箱子里认识的。

    学校每周都要组织学生干部检查寝室内务卫生,中队生活委员王伟(当年叫“王伟卫”)记得,每次检查,就属董耀栋同学的褥子最厚,床下的木箱最扎眼。

    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当时的校风格格不入。

    2.父辈的榜样

    与小东同学最初的“娇气”“特殊化”格格不入的丹东八一民本主义校风,是随着时代的浪潮逐步形成的。

    推动校风的形成,有父辈的言传身教。

    丹东八一小学最初的校名,是志愿军第二育才小学。早年就读于八一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多是在部队行军的马背上或根据地老乡家里长大的,童年闻着战场上的硝烟,吃着百家的杂粮糠菜,所以,解放后各地的八一学子,特别是志愿军子弟的学校,理所当然地得到了生活上的种种照顾。

    然而,“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正是这种情理之中的“照顾”,滋生了各地八一学子脱离群众的“优越感”。

    人民领袖毛泽东最早发现了这个问题,为防止孩子们被培养成新一代的“八旗子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严厉地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其中专门批评了各地的“八一学校”。于是,干部子弟不能“特殊化”“要夹着尾巴做人”一类的警言,在我们这一代孩子头上,警钟长鸣起来。

    新中国之初,为了粉碎西方列强关于新中国解决不了数亿中国人民吃饭问题的断言,中国共产党首先要求自己的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统一实行口粮供给定量,包括对待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干部群众都在勒紧裤带度难关,我们丹东八一所有师生也一样。一天,几位高年级的同学难耐“吃不饱”,便学着电影里地下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飞行集会”,在校园里搞了一次“反饥饿游行”。

    这事儿,被沈阳军区定性为“严重的政治事件”,虽然,仅仅是把带头的大哥哥们“臭骂”一通,但学校领导着急了。为了孩子们不再挨饿,学校领导调整了所有老师的任课,然后抽出几位年轻力壮的老师,直奔第五十军设在黑龙江讷河县的老莱农场。

    农场场长隋增镒叔叔有三个孩子在丹东八一小学读书,挨饿的时候,小儿子隋国涛同学还带笔者去马厩偷吃过喂马的豆饼,但隋叔叔还是明确告诉丹东八一小学来“讨粮食”的老师们:上级首长有指示,八一小学也不能特殊,农场打出来的粮食一粒都不能卖,更不能白送。

    私下,隋叔叔能做到的,只是悄悄吩咐收割机驾驶员:你们收割得粗一点,让跟在后面的老师为学校的孩子们多捡点地上的粮食。

    那一年,我们虽然才六七岁,在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下,根绝旧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主义分配理念和价值观,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脑海深处。

    毛泽东时代对干部子弟的教育,还特别强调“树立劳动观念”!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最光荣”,是毛泽东时代颠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腐朽价值观后,在华夏大地响彻云霄深得人心的口号。

    这不是说说而已,是所有人都在真干啊——军、师、团各级的“家属委员会”还组织干部家属下连队,为战士拆洗被褥。这其中,有开国将军的家属,有退职的老八路,退职的解放军和志愿军老战士,还有退职的起义军官。

    最动人心魄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部队抽出大批指战员勒紧裤腰带帮助地方修河堤、修水库。我们的老爹们不但“下连当兵”,还经常下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当年,在驻地附近的铁甲水库、黑沟水库工地上,在兴隆山围海造田的工地上,我们的父辈漫山遍,红旗猎猎,人抬肩挑,打夯的号子此起彼伏声响彻云霄,干得热火朝天。

    赵俊达同学的父亲赵国璋伯伯生前的笔记记载:部队参加地方水利建设“就像打仗一样”,工地红旗飘扬,劳动号子嘹亮,锣鼓喧天,你追我赶。参加劳动最喜欢的是打硪(念wo,砸地基或打桩等用的一种工具。通常是一块圆形石头,周围系着几根绳子),几个人喊着号子,拉起硪来,再重重的落下,一寸寸夯实了大堤,真是特别开心。

第五十军四四四团助民劳动打硪(打夯)。——赵国璋摄

1958年第五十军一四八师支援地方水利建设的报道。

1958年第一四八师部分指战员在辽宁清河水库工地上。——刘宇飞提供

    民以食为天。在资金、技术匮乏的毛泽东时代,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地改造了一穷二白“靠天吃饭”饿殍遍野的旧中国。如今,保证全国粮食生产免遭旱涝灾害的8万多座水库,多是毛泽东时代大干苦干修建的。

    3.老师的教诲

    推动校风的形成,还有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

    记得好像是开始学雷锋那年,学校来了一批刚从师范毕业意气风发的年轻教师。任瑞章校长和尹维传书记将其中两位老师安排到全校最调皮的58级班,语文老师胡凤仪兼班主任,数学老师张克义兼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胡、张两位老师“学习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一年,就让58级班进入了先进行列。董存瑞的战友、战斗英雄郅顺义还成了他们班少先队的“校外辅导员”,让低年级同学羡慕不已。

    58级班毕业后,胡、张两位老师接手我们60级一班。那时,第一四八师“红心虎胆侦察连”在“大比武”中,刚刚被授予称号。在校领导的安排下,该连优秀战士孔令明担任我班少先队中队的“校外辅导员”。记得孔令明叔叔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后,来学校做报告的第一句话:“报告大家一个特大喜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体非常非常健康!”随即,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各地八一小学原有的“特殊化”,是在毛泽东主席一次又一次严厉批评下被迫取消的,但那时的孩子们就是“听毛主席的话”!

    那年那月,胡、张两位老师都是单身,和我们一起住校,朝夕相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往事如烟,但老师们的身影还是在我们这些学童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一件事情,是尹维传书记给全校师生做报告,讲述志愿军叔叔“一把炒面一把雪”痛击“美帝野心狼”的战斗故事。几十年后我写军史才知道,抗美援朝期间,经志愿军总部批准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团一级单位唯有“白云山团”,而尹维传书记时任该团坚守白云山主峰阵地的“白云山团”二营四连副指导员。

    另一件事情,是班主任胡凤仪老师找同学们逐一在教室里“谈心”,多数是晚饭后,甚至入夜之时。胡老师谈话,从“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讲起,要求同学“发扬成绩,克服自身的缺点”,有时,能把同学感动得热泪横流。胡凤仪老师参加农村“四清运动”回来后,给我们讲述少数干部蜕化变质的教训,更是令人难忘。

    还有一件事情,是胡、张两位老师做了一个“节约箱”,放在教室里,鼓励同学们搜集随手捡到的钉子、螺丝帽、牙膏皮等废物,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卖废品作班费。还在教室墙上挂了一本“好人好事登记簿”,让每一位同学做的好事,都主动登记在簿。比如,主动关闭“长流水”的水龙头或白天的“长明灯”,修理桌椅,拾物上交,劝架,助推拉煤的平板车上坡或过铁道,等等。

    1965年,我们这所八一小学交给地方并开始招收工农子弟入学后,“艰苦奋斗”“革命化”的教育更深入了。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那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下乡参加秋收,十余里徒步返程途中,突降大雨,气温急剧降至零下,还飘起了雪花。所有的师生都被雨雪淋成了“落汤鸡”,冻得瑟瑟发抖。回到学校后,校领导和老师赶紧分工,一人带一群,护送学生回家。但百密一疏,还是有一位家住锦江山军部大院的低年级女生,在快要到家的时候,倒在他人视线之外的路边草丛中。被人发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毛泽东时代干部带头参加劳动,全民大干苦干,一辈子吃几辈子的苦,是有代价的,但付出代价换来的,是改革开放得以腾飞的坚实的农业基本建设基础、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先进的科技基础、稳定的社会基础,还有整整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本班少先队中队委王伟卫当年的日记记载:有一次我们为学校种的稗子积肥,竟然是女同学陈明敏和李玛莎(现名李爱武)带头脱下鞋袜,赤脚跳进臭气熏天的猪圈,挥锹铲粪,挥汗如雨。那时,我们这些娃娃虽然才十岁多点,但在老师的教育下,却是很理想主义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决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当娇生惯养的“小少爷”“大小姐”!

王伟半个世纪前的日记

    在那个畅行“劳动者最光荣”价值观的年代,同学们多以穿打补丁的衣裳为荣,若有同学穿上新衣服,还被嘲笑为“小地主”。我的一些同学不喜欢穿新衣服,就是那时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习惯。

    4.烈士遗孤变了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东同学转到丹东八一小学读书。

    开始,是同学们看不惯董耀栋的“娇气”,继之是风凉话,是嘲讽,终于,有一次他与同学吵架,一位调皮出名了的同学说了一句令自己懊悔了几十年的话:“你不姓董,你姓蔡,叫蔡小东。你爸爸早就死在朝鲜了。”

    董耀栋说什么也不信:“我就叫董耀栋!”

    “你还有个哥哥,叫蔡四东。”

    “不对,我哥哥叫董四东!”

    此事,很快传到当时在部队主持工作的首长刘伯堂伯伯和学校领导那里。

    八一小学多为军人子女,老爹们虽然履行职务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打人骂人”,但收拾自家儿子,没有几个不手软的。那时的校园,调皮捣蛋的小天才太多了。那时的男孩子,不像现在的男孩子那么“娘”,也那么脆弱,虽然经常挨老爹痛打,但调皮依旧,还能编一首以自嘲为乐能在校园广为流传的歌谣: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老师到我家,
    到了我家找爸爸,
    三拳两脚一个大嘴巴!

    然而,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更能镇住这帮调皮捣蛋娃娃的,是这样一个浅显而又质朴的道理:欺负烈士的孩子,天理难容!

    于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接到了家长和老师的严厉警告,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迅速调整了与董耀栋的关系。

    陈明敏还记得,就是自习课的那一次,当自己周末回家向母亲播报“东东妈妈徜徉自习间”的故事时,明敏的母亲鲁波阿姨出乎预料地厉声斥责:“不懂事的孩子!东东爸爸在朝鲜战场卫国捐躯。战争年代,你张阿姨三个孩子死了俩,就剩这一棵独苗儿,她容易吗?!”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同学们还是恍恍惚惚感觉到了对董耀栋自尊的伤害。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董耀栋不时地给我们讲述他小时候,父亲(继父)如何把他扛在肩上、抱在胸口或骑在背上,逗他玩,给他讲故事、讲道理的往事。

    董耀栋开始变了,在学校,处处抢着吃苦,生怕别人说他“娇气”,就连早晨起床,他也要与同学争谁先到操场跑步。他一次又一次拒绝母亲的关爱,甚至当着同学的面,对母亲使性子。有时,索性躲起来,不见母亲。同学们则帮助他“打掩护”。

    渐渐,同学们对张博阿姨的看法,也从原来反感她“絮絮叨叨”,转为“怜悯”她找不到爱子的失望神情。

    5.父亲母亲不容易

    而如今,所有儿时对张博阿姨的印象,被一部《阅读父亲》用泪水彻底重构了。

    原来,张博阿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我们这些当年的顽童,太不懂事了。

    张博阿姨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4月与蔡正国伯伯结婚后,第一个孩子生在艰难的战争年代,是个女儿,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像个洋娃娃。分娩的时候,部队已经转移,只给产妇留下一名医生和一个警卫排。女儿一落地,用旧军装一裹,警卫排把产妇抬上担架,迅速冲出村子,消失在茫茫夜暗中。随即,身后响起了敌人的枪声。整整跑了一天一夜,才甩掉追兵。至此,张博阿姨才吃上产后第一顿饭——警卫排长好不容易找来的一瓢煮玉米水。

    没有奶水,女儿从不哭叫,只是瞪着大眼睛静静地望着母亲,望得母亲心酸落泪。

    只好抱去找老乡,吃人家孩子吃剩下的奶。

    战争年代,老乡也穷,人见人爱的女儿先后共吃过24人的奶,不到一个月,还是饿死了。

    丧子之痛,使张博阿姨久久不能摆脱,直到1948年,第二个孩子蔡四东出生。

    四东的出生,给曾经伤感的家庭带来许多欢乐。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话语不多,别看作战是猛将,却特别爱孩子。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情,总是先去抱一下儿子。一次,他刚把儿子抱起来,儿子就在他身上撒了一泡尿,妻子急忙要把儿子抱开,却被丈夫制止了,“别吓着孩子。”尿完了,笑一笑,说了句:“这小子!”

蔡正国、张博夫妇与长子蔡四东

    妻子在黑龙江双城东北禹职工胡同“志愿军55部队留守处”,总共收到丈夫从朝鲜寄来16封家书,每一封他都要惦记孩子。对妻子,他既严格要求“现在自己改善生活是有条件,不要求组织特殊照顾,也不要哀求别人帮助,以自己的条件来解决问题”,又情真意切心细如丝地叮嘱:“能买点鱼肝油每天吃四到六粒,吃对身体营养有好处,每月至多数万元(相当于币制改革后的几元)。”

    直到牺牲前一天,丈夫在朝鲜青龙里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中,他还惦记着刚出生不就的儿子,叮嘱妻子“经常买点维他命吃吃,补助下营养”。

幼儿园时期的蔡小东

    1953年4月12日夜,蔡正国副军长在美军飞机轰炸中头部及胸部要害部位被弹片击中,急救无效,于当日22时30分牺牲。

    追悼大会上,张博阿姨发誓:一定要“积极努力工作学习,完成党所给我们的一切任务,抚养教育好烈士遗留下的孩子,为烈士报仇”!

    万万没想到,一年多后,当张博阿姨带着小儿子进京准备给大儿子联系学校的时候,留在家里的大儿子在一次暴雨雷击中,被倒塌的院墙砸死了。

    自责未能带大儿子一同进京的张博阿姨,在承受了丧夫之痛之后,未能顶住第二次丧子的打击,一度神经失常。

    病愈后,张博阿姨对烈士仅存的骨血,溺爱有加,惟恐再愧对丈夫在天之灵。

    作为母亲,张博阿姨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为孩子奉献了她一生无私的爱。然而,比母亲但更伟大的,是孩子的继父董凤奎叔叔。

    丈夫牺牲时,张博阿姨刚满30岁,虽然美貌依然,却守寡6年,并因病失去了工作。

    在组织的劝说、安排下,张博阿姨改嫁给董凤奎叔叔。结婚之时,夫妻专程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摆放好祭品后,这位善良、质朴的山东汉子庄严地举起了右拳,向烈士宣誓:“蔡副军长,请您放心,我一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照顾好张博同志,照顾好您的儿子小东。”

    从此,董凤奎叔叔没再让妻子领取烈属抚养费,并给了烈士遗孤一个完整、美满、幸福的家。

母亲张博、继父董凤奎和蔡小东

    文化大革命中期,15岁的小东吵着闹着要去当兵,母亲一时未能同意。小东赌气不吃不喝不睡。时任丹东二三○医院政委的继父在外接受批斗,深夜回到家里,与儿子谈过后,同意了:“让他去吧,外面这么乱,送到部队还放心。”

    多少年后,小东才知道,在他坐上大卡车离家而去的时候,继父骑着自行车赶到部队,告诉部队领导:这是烈士的遗孤,请多加关照。

    18岁那年,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邓岳、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赵国泰(小东同班同学赵丽萍的父亲,在第五十军历任师长、副军长等职)等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把小东接到了大连黑石礁49号楼,以一个非常正式、非常庄重的会议形式,揭开了小东的身世。

    那一刻,毫无精神准备的小东在陡然而来的刺激中,休克了过去。

    那一刻,也把身经百战看似铁石心肠却是铁骨柔肠的将军们吓得够戗。

    为了报答继父的养育之恩,此后,小东依然用着“董耀栋”的名字。直到转业前,继父在与儿子的一次谈话中主动提出:“当年,你随我姓是为了保护你,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解释。现在没事了,你把名字改回去吧。”

“爸爸,您的儿子、解放军战士蔡小东看您来了!”

    继父晚年得了骨癌,虽然疼痛难忍饱受折磨,但他舍不得花钱买名贵的药,总想给妻子多留点钱。临终,又把干休所的领导请到床前,谈了很久,很久。出了病房,干休所领导红着眼圈告诉张博阿姨:“董政委对你不放心啊!”

    如今,小东有着两个名字:回继父董凤奎的山东老家时,用“董耀栋”;回生父蔡正国的江西永新老家时,用“蔡小东”。

    6.靠自己的努力最光荣

    在丹东八一小学的校园里,小东同学曾经被同学们普遍歧视过。

    如何看待烈士遗孤所遭受过的委屈,如何看待曾给于烈士遗孤委屈的校园风气,有多种视角——当我们这些儿时的同窗有了儿女并体会了为人父母的心境之后,最初,是痛悔当年“少不更事”。而一旦跳出自我感受的小天地,步入共和国曲折而辉煌的大历史时,就会得到放眼历史长河的大视野:

    ——丹东八一校园风气颠覆的,是华夏民族根深蒂固数千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理念,推崇的是“劳动者最光荣”的全新价值观,提倡的是“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永远的怀念——记我与老红军王定国几次难忘的交往(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永远的怀念——记我与老红军王定国几次难忘的交往(组图)
·中红头条-王元慎:永远的怀念——记我与老红军王定国几次难忘的交往(组图)
·特稿:虞籍新四军老战士袁啸吟逝世(组图)
·陈步峰:传承千年匠心 共酿美好生活——喜迎双节文化联谊会在太行国宾馆举办(组图)
·特稿:邱凯及其《红船》标志的内涵和价值意义(图)
·特稿:探访参战老兵 学习红色精神(组图)
·特稿:邢台市启动关爱老兵爱心公益活动(组图)
·特稿:“不忘初心,再创辉煌!”——记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举行的怀念和追思活动(组图
·特稿:“不忘初心,再创辉煌!”——记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举行的怀念和追思活动(组图
·特稿:10岁——万里长征路上的红色童年(中国女红军系列稿之一)(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王元慎:中红头条-王元慎:永远的怀念——记我与老红
特稿:永远的怀念——记我与老红军王定国几次难忘的
中红头条-王元慎:永远的怀念——记我与老红军王定国
赵林:虞籍新四军老战士袁啸吟逝世(组图)
特稿:虞籍新四军老战士袁啸吟逝世(组图)
陈步峰:传承千年匠心 共酿美好生活——喜迎双节文
中红网:邱凯及其《红船》标志的内涵和价值意义(图
特稿:邱凯及其《红船》标志的内涵和价值意义(图)
朱朱:探访参战老兵 学习红色精神(组图)
特稿:探访参战老兵 学习红色精神(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