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安徽省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革命故事(红色故事之八)
2016-08-12 10:45:34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自学的力量

    邬江兴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心中不禁波澜万千

    曾在鄂豫皖苏区和鸭绿江对岸浴血奋战的父亲,对战场英雄视若平常,但谈起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科学家却推崇备至。当邬江兴也以重大发明震撼中国之时,“放牛娃”出身的父亲为自己的6个孩子中出了这么一个老四而欣慰不已。

    往常儿子家信都只写给母亲,这一次是父子俩平生唯一的正式通信,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初。1969年发生珍宝岛事件之后,军队要进行改革,提拔一些年轻人充实到重要技术岗位上来,这个时候全国的电子计算机还不超过10台,从事这10台计算机维修维护的人员大概不过几百人。

    邬江兴作为其中一员,既感到幸运和兴奋,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邬江兴开始了勤奋的学习,他到工厂里去学习,跟着老同志们学,并开始偷偷自学补习文化。在晚上值班的时候,邬江兴在书桌上面放《毛选》,下面放《数学》,这样万一临时有人冲进来也可以做个遮挡。然而,有一次邬江兴在偷偷学习之时还是被领导抓住了,逢会就批判他的“白专道路”和“单纯军事观点”,就这样,一个优秀团干部、五好战士标兵被“发配”到农场去种菜喂猪。

    那是邬江兴人生的第二次沮丧。在随后的半年中,他一直处于迷惘和痛苦中。

    这时,父亲邬兰亭给了邬江兴极大的鼓励。父亲回信了,在公文纸上用红蓝铅笔粗粗地写了一大张几十个字,大意是你认准的事就走下去,没有信念是做不成任何事的。邬江兴明白,作为军队高级领导的父亲,是不可能离开当时的政治环境明显地鼓励他走“白专”道路的。邬江兴定下心来,别人白天批斗他,他晚上依然继续学习。

    靠姐姐的朋友帮忙,邬江兴写信拜上海豫园中学校长周风为师,系统学习初中、高中6年的数学和物理。从未谋面的师生,上海与大别山两地传书,一天一封信批改作业,这样的过程仅仅一年多,周老师就说我能教的全都教给你了。邬江兴这时才想起,自己寄信是免费军邮,周老师可是每天自付邮费给他寄信。

    后来在黑洞洞的上海亭子间邬江兴见了周老师一面,那个时候的周老师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谆谆教导不会白费,在若干年后真的教出了一位院士。

    1975年,邬江兴有一个机会,作为开发、生产、使用“三结合”的代表到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洛阳外国语学院边工作、边学习。学完了大专,继续学习本科课程。从1970开始到1982年,邬江兴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中,而且是以自学为主,边工作、边学习是常态。

    在这整整12年里,邬江兴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这些岁月中,邬江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1975年参与了中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的设计;1982年组织了中国第一台5亿次计算机的设计,邬江兴本人就负责主体设计,这一年邬江兴才29岁,在国内计算机界已经是小有名气了。

    月中,邬江兴再此遭遇了人生的低谷。

    3、04机铸就辉煌

    上个世纪80年代上叶,尽管这个时期的邬江兴牵头设计每秒5亿次计算机已经两年,但是项目却因裁军而最下马。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心已经全面转移到经济建设当中去了。在历史的巨臂挥舞之下,邬江兴等这个类型的军队科研人员等于“失业”了。

    这个时期,邬江兴做过一段短暂的“倒爷”,倒买倒卖电脑。不干大型计算机的研发了,总该干点什么吧。邬江兴遭遇了人生的第三次沮丧。一个堂堂的计算机总体工程师“沦落”到去倒卖计算机,邬江兴怎么想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几番折腾之后,邬江兴受命研发程控交换机,虽然刚刚接手时一窍不通,但凭着自己的积累和意志,邬江兴硬是闯出了一条路。

    这个时期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并没有忘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1986年3月5日,邓小平对陈允芳、王大珩、杨家墀、王淦昌4位老科学家的来信做作出批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863计划”付诸实施。到如今,信息领域成了推行“863计划”最出色的一块领地,通信核心技术、智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光电子器件、计算机制造集成系统等均获突破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就是以邬江兴为首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容量可达6万等效线的HJD04型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以下简称04机)。

    至今邬江兴不认为04机是天才的作品。在惊世骇俗的第一次喷发之后,邬江兴思维的“火山”已归于深沉朴实。他只说:“因为我走的是‘弓弦’,他们走的是‘弓背’。”

    邬江兴走“弓弦”,得益于他的半路出家。而恰恰因为如此,思维来了一次原创性革命,对这程控交换机,别人看成是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他却看成是可以提供电话交换功能的计算机。当时计算机贵为皇冠明珠,邬江兴他们这批IT早期开拓者可以说是新锐一族,果断地对电话交换机的体系结构进行先“破”再“立”,“走‘弓弦’的要义是应当科学地批判和继承前人的知识,因为当现实的技术发展环境改变之后,前人过去选择的‘弓弦’在今天就会变成‘弓背’”。邬江兴说。通常人们因只知传统改良而舍近求远,邬江兴则因另有发明而扬长弃短,这一下就是霄壤之别。

    邬江兴走“弓弦”,也得益于他的知识积淀。而且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曾到上海参与我国第一台军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学习维修;曾两次到上海工厂当军代表,监督设计成果投产;又如上文所述邬江兴曾到洛阳参与开发、生产、使用三方联合项目。这些经历将产、学、研的过程打通了,使他明白科研成果的开发设计、制造工艺、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材料核定、工种投入等等“应该在哪儿下爪子”……奇迹渐渐逼近:04机创意有了,如何变成样机,做小容量的容易,做大容量的难,邬江兴和同事们冥思苦想7天7夜,拼命抽烟的蒙蒙雾中,一位姓黄的战友问:能不能用5亿次计算机下马时封存的东西?一句话启发了他,每秒5亿次计算机设计方案被移植到了04机研制上,最后一道难关终于闯过了。

    有一种魅力是邬江兴不肯放过的,那就是走“弓弦”,再走几次,多走几次。在“弓弦”之上,在“亲自”之中,心境才最欢悦,灵魂才最安宁。

    就这样,只有本科学历的邬江兴,带领教研室搞计算机的15个年轻人,用企业赞助的300万元,历时数年,研制出了比当时市场上国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性能更优越的04机,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一个神话。30多岁的邬江兴,被媒体誉为“中国大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之父”。

    国产04机犹如一道霹雳破空而出,举世惊愕。1991年邮电部组织的鉴定认为:04机“是我国电话交换机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该机设计新颖,技术先进,达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系统结构和交换网络都有所创新,呼叫处理能力居国际领先地位。”04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组荣立集体一等功。而朱基副总理的批示畅快如诗:“在国有企业纷纷与外资合营或被收买兼并后,04机送来了一股清风。”连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我国在程控交换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自此“雪崩”效应在市场上出现了。中国市场上的程控数字交换机价格直线下跌,每线从500美元、300美元、100美元直至30美元。交换机一线即一部电话,从我国百姓自家电话装机费的一降再降,就可略窥一斑。跨国企业终于顶不住偃旗息鼓而去,“巨大中华”等国内通信企业群雄竞起,通信网络干线开始逐步实现国产化,以国际一流技术水平建成世界最大的通信网络。到2003年,全国电话座机已飚升至2.5亿部,平均5人一部。当今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固定通信网络这一块尤其扬眉吐气。

    邬江兴的脚步没有停止。1992年以后,邬江兴改进04机,继续开发了HJD04D、D+、E、NGL等8种机型20多个产品;1995年,与北京邮电大学院士陈俊亮、中科院计算所院士李国杰共同主持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CIN-02高级智能网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主持研制“高性能宽、窄带混合数字交换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主持我国第一个采用光传输网承载IP技术的“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总体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邬江兴正在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高性能宽带信息网”,预计2005年完成……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易源天汉坊丝路行系列报道之九——记穿越亚欧车队穿越意大利(下)(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易源天汉坊丝路行系列报道之九——记穿越亚欧车队穿越意大利(下)(组图)
·特稿: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铁军》杂志社总编辑李赞庭来绍兴调研(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享年74岁(组图)
·特稿:中灵山建设毛主席纪念馆(组图)
·特稿:访中央警卫团警卫大队原副大队长陈长江(图)
·特稿:安师大志愿者多举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图)
·特稿:访中央警卫团警卫大队原副大队长陈长江(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组图)
·你不知道的长征细节 慢得像蜗牛爬(组图)
·特稿:陕西三秦红色文化传播中心赴青藏公路分局宣讲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胡遵远:安徽省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革命故事(红
特稿:安徽省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革命故事(红色
陈龙狮、汤斌、郭肖磊:易源天汉坊丝路行系列报道之
特稿:易源天汉坊丝路行系列报道之九——记穿越亚欧
赵林: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铁军》杂志社总
特稿: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铁军》杂志社总
第十届“铁流千里”考察队即将踏上返校之旅(组图)
“铁流千里”考察队走进漳州市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
“铁流千里”重走革命路暨邓子恢诞辰120周年(组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享年7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