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以画抗战”的漫画家张乐平(组图)
2015-07-28 11:38:00
作者:湖北美术学院马列主义课部教授 吴继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幻想中的无敌空军》

《杀鸡儆猴图》

    1939年春,救亡漫宣队后来分成两个队,其中以张乐平率领麦非、叶冈等为一队,去浙赣战区开展工作。1940年张乐平到了江西上饶地区,出任《前线日报》副刊“星期漫画”主编。又到浙江,先在浙西一带,深入抗敌前线进行宣传、创作,后到金华,应邀担任大型综合性月刊《刀与笔》编委。当时的金华已成为整个东战场(即东南五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张乐平和漫画宣传队画了许多布画,在演剧五队、七队的配合下,不断巡回展出。由张乐平担任主编,漫画宣传队还在《前线日报》上编辑《星期漫画》副刊,并且编绘油印的《漫画旬刊》,分发到各地张贴及潜入赣浙沦陷区散发。这些作品揭露日军的暴行和汉奸的丑恶嘴脸,批判消极主义,预言侵略者必败,中国人民必胜。版画家项荒途在1939年金华出版的《大风》杂志第107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读战地素描预展后》的文章,他写道:“今日的张先生,生活在战斗中,过的是战斗的生活,抗战以来的作品,无论作风与内容上都配合着抗战的需要,不是很‘抽象’地离开了群众,或者专门在趣味上用工夫……张先生的一百多帧作品明白的告诉我们,他为了忠实的反映现实,随时随刻在加深对现实的了解,并且随时随刻不忘记自己技术上的修养这一点,的确是:今日我个人对张先生的认识,并且也该是许多绘画工作者应当向张先生学习的地方……一位反映现实的绘画工作者,他所采取的主题一定不会逃到抗战的外面去,如张先生的一百多帧作品当中他给我们写出前线士兵的正常娱乐,写出军民间的亲密关系,写出在‘政治进攻’声中努力建设的天目山,写出沦陷区的学生,战区的民众教育,以及前线士兵的战余生活,……他的主题是多面性的,但是他并不是不加选择的犯上自然主义的毛病,也不像公式主义那样机械地拿一个口号来代替主题。”

《杀敌才有生路》

“一个老百姓所拟的媾和条件——将他们所有的武器熔化,铸成总理遗像立在富士山上。”

    张乐平在《前线日报》上发表了一组深入前线创作的浙西战地速写——《抗日英雄故事》。12个响亮的名字:许金、方以贵、刘生云、奉剑秋、蔡得标、冯世雄、钱国梁、田春桃、萧忠明、唐义球、王栋国、阳谦即,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事迹,他们奋勇杀敌,视死如归。张乐平还用画笔记录了前线阵地的战斗生活:站岗放哨,挖战壕,瞄准射击,抢救伤员,以及激烈战斗后残破的战场等。1940年,张乐平创作了一套以汉奸为主人翁的连环漫画《王八别传》,把日本鬼子的残酷凶暴和汉奸的无耻卑鄙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黄永玉后来回忆这套连环漫画:“简直妙透了、精彩透了!笔墨挥洒如刺刀钢枪冲刺,恨日本鬼,恨狗汉奸,恨得真狠!而日本鬼的残酷凶暴和狗汉奸的无耻下流也实在难找替身。他想得那么精确传神,用笔舒畅灵活且总是一气呵成。看完这四幅又等待下四幅,焦急心情,如周末守侯星期天,茫然心情是十天半月后的等待。” 《王八别传》先发表于《刀与笔》上,后又在《前线日报》上连载。

    张乐平还曾来到诸暨,满怀愤怒地用画笔将日军的铁蹄下诸暨县惨相告于世人:一座被炸毁的石桥,“诸暨东门外太平桥,是极重要的地带,日寇退走时,断后部队将此桥炸毁一段”;“孤儿”,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小男孩,赤裸着双脚,独自坐在荒凉的马路上;“人财两空的酒店老板”,面对废墟,无可奈何;残垣断壁,这里“从前是大富之家”;三个“在残垣断壁中捡拾”的孩子;被蹂躏的妇女,满脸愁云,“心有余悸”;“太平桥毁后民船自动搭船维持交通”;“收复诸暨后不到10天,市上已开始复兴工作”;“生活在瓦砾上一群”,已经不屈地忙碌起来——诸暨没有屈服,诸暨在废墟上新生! 在此期间,张乐平还陆续发表了连环漫画《抗战序曲》、《阿福从军记》等以及《它污辱了我们五千年的文化》、《这一槌的滋味如何》、《“皇军”妻子们的悲哀》等作品。《抗战序曲》中,勇士们失去家园,要与日寇誓死一搏;《阿福从军记》中,阿福本无意抗敌,可种种惨绝人寰的事实,唤起他人性的良知和民族的尊严,使之加入抗战的洪流……

    张乐平后来回忆起抗战时的情景,不无感慨地说,漫画宣传队创作的作品“当时贴遍江南城镇街头,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回想当年我们在警报频仍中闭窗秉烛作画的情景,至今犹觉热血奔涌……我这个漫画兵从1937年画到1945年,经历了抗战的全过程,武器就是一支画笔。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年的作品,虽不成熟,笔底感情却是真挚的。激于民族的义愤,我们曾以苦为乐,不负祖国的托付,尽了自己的职责”。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十六)(图)
·下一篇:无
·特稿:《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十六)(图)
·特稿:追寻抗战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记河南工业大学“寻路”团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特稿:中越人民友谊的纽带——胡志明与壮族人民陈列馆(组图)
·特稿:重走八路军抗战路队伍走进昔阳寻访八路军足迹(组图)
·特稿:烙在脑海的记忆——记抗战老兵宋守旺(组图)
·特稿:与烈士对话 树人生信仰——《雨花颂·信仰》演出深深打动驻宁部队官兵(组图)
·特稿:山师学子走进沂蒙山,重温红色经典(图)
·特稿:追寻父母在新四军的足迹(8)——停翅港军部,父亲舍命运电池,母亲壮胆做妇女委
·特稿:感悟沂蒙精神,开启红色之旅(组图)
·特稿:湖北省红安县黄麻纪念园程星荣获全国英烈讲解员网络电视大赛二等奖(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吴继金:“以画抗战”的漫画家张乐平(组图)
特稿:“以画抗战”的漫画家张乐平(组图)
《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十六)(图)
袁永涛:《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十六)(图)
特稿:《西路军鏖战永昌》连载(十六)(图)
河南工业大学:追寻抗战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记河
特稿:追寻抗战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记河南工业大
中越人民友谊的纽带——胡志明与壮族人民陈列馆(组
廖瑞能:中越人民友谊的纽带——胡志明与壮族人民陈
特稿:中越人民友谊的纽带——胡志明与壮族人民陈列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